港交所购买中环甲厦永久自用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
执笔当天看到港交所宣布,以港币63亿元购入中环交易广场第一期高层9层楼面,包括42楼至50楼,以及地下1楼及2楼舖位物业,总实用面积逾14.7万平方尺,平均呎价高达42849元,售价创出近年新高,即使以建筑面积约75%计算,每呎也要32137元,在目前商厦市场十分低迷的情况下,这个造价可说相当瞩目。交易广场底层大厅于2018年改建为“金融大会堂”,用于举办标志性的敲锣上市仪式及各类金融活动,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标物业。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正当中环皇后大道中9号、美国银行中心,以及金钟远东金融中心,这些核心甲级商厦每呎成交均徘徊在1.8万元左右之际,今天交易广场造价高出近倍,的确令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港交所会以如此高价购买?其实,笔者就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两年前曾传闻交易广场第三座全幢以每平方呎3.8万元放售,价格也与现在相若,后来置地公司否认了放盘。中环核心区黄金地段物业,从来都极为稀有,而交易广场更为优质,每平方呎售价3万元以上,是属于正常价格,那些价格跌至每呎1.8万、1.9万以下的核心区甲级写字楼,是短期内严重超跌的个别例子,相信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再出现了。
交易广场成交价 成为中环新指标
各位不知道是否了解,对于大家来说,63亿元的收购价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港交所而言,却只需几个月就能赚到。近期港交所每日平均录得约3千亿元的成交金额,各路资金更加涌入本港。港交所扎根交易广场已近四十年,长期只是作为租客身份,笔者曾多次前往交易广场的“金融大会堂”见证企业上市敲钟仪式,对于港交所和一众香港上市企业,此处极有纪念价值,而本次购买物业包括一楼、二楼的平台商舖,既可与“金融大会堂”产生协同效应,又能和IFC商场通过天桥连接,非常值得拥有。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今次成功收购为港交所提供一个难得的战略投资机会,购入交易广场的相关楼层作为其永久办事处,由租客转身成为大业主,完全彰显港交所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领先金融中心发展的长期承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其实,港府金融机构,都相继出手向私人企业购买物业作自用用途。例如⾦管局时任总裁任志刚于2001年拍板 ,以37亿元购入兴建中的国⾦中⼼⼆期 (IFC2)14层楼面作总部和出租之⽤,据当年报道,⾦管局所购楼⾯⾯积约34万呎 ,呎价1.09万元。2023年,证监会以54亿元购入太古集团旗下港岛东中心42至54楼,亦是作为永久办事处之用,当时平均呎价高达1.82万元。今次港交所向置地公司购买交易广场,首先可由租客升级至业主,以后不必再挨贵租;其次敲钟仪式的进行地点具有历史意义,必须长期保留;第三是这种大额交易的外资对象,一定要与中国大陆和香港是好朋友,像置地、太古,以及汇丰银行这些机构一样,相信已得到港府的同意和中央的祝福,交易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无论如何,今天出现的这个高价成交,无疑给疲弱的写字楼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还在刚刚,几家国际测量师行还高调唱跌写字楼,预测今年租售价格将下调5%到10%,源于市场有太多供应,加上受到贸易战和关税战的影响。不过,笔者持不同观点,虽然工商舖市场面对严峻考验,但是正如我之前的预测一样,核心地区较为罕有,优质工商舖物业近期已受到追捧,实力投资者开始静静地趁低吸纳。港交所入市带来了启示,笔者尤其看好优质甲级写字楼,港岛核心地段更胜一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提升,未来仍有大量的金融机构、中外投行,以及高端企业进驻湾仔北至中环一带,选择比努力重要,选择办公地点也很重要,选择与优秀企业为邻更为重要。
【财经专栏】蔡志忠|亚洲地产创办人、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荣誉会长
从事地产行业近38年,拥有丰富的工商舖投资经验。集团旗下企业包括财务、饮食、百货商店、超市、迷你仓、共享工作间等等,业务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