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万亿复兴丝路大计 始于建立信任

撰文: 陈立程
出版:更新:

中国本年度主场外交重头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简称一带一路峰会),已经卸下帷幕。北京希望藉一带一路这项宏大蓝图加强贸易及促进国家之间的互信,用经济发展消除沿线国家乃至中国自身面对的安全威胁。然而,“合作共赢”的理想与危机四伏的现实之间充斥矛盾,这场峰会的作用不仅是勾勒天价投入带来的发展机遇,更需要令国家会议中心内逾百国代表,乃至远在万里之外看热闹的人信服中国重塑世界的愿景。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带一路峰会上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与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互补优势。(路透社)

北京近年频频把握主场外交的机会增强国际话语权,尤其是为遭遇逆风的经济全球化护航。这次也不例外,与过往主办的国际会议,如去年的杭州G20峰会相比,一带一路峰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制造”。在G20峰会上,东道主强调“分享经验”,开出治疗世界经济的“中国药方”;一带一路峰会的重点则是“分享机遇”,发挥中国资本优势,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投资银行瑞信集团估计,中国可能向一带一路投放多达5,000亿美元(约3.9万亿港元)。

 “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

中国外长王毅形容,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大会联合公报重申了这点,指出一带一路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和动力,“有助于推动实现开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虽然焦点放于连结欧亚大陆与非洲,但北京也明言一带一路“向全球其他地区开放”。出席这次峰会的29国政府首脑中,便包括智利与阿根廷这两个南美洲国家的总统及太平洋岛国斐济的总理。

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是与会国际领袖中另一“特别”人物,原因在于他是七大工业国(G7)唯一的代表。北京此前广发英雄帖,但未获西方国家积极回应,令人猜疑是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作怪。

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是七大工业国中唯一赴京参加一带一路峰会的领袖。(路透社)

西方国家或许非刻意冷待峰会,但她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事实。欧美并不掩饰对中国崛起的戒心,北京时常挂在嘴边的国际合作,在他们眼中成为对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挑战,一些舆论更把一带一路形容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论坛召开之际,有匿名欧洲高级外交官称,一带一路并不如中方所说的那样“制造双赢”,而是中国“寻求掌控”。峰会结束后,外电报道多个欧盟国家拒绝签署峰会一份贸易合作文件,原因是它未能释除欧洲对透明度、环保标准等方面的疑虑。

  One Belt, One Road变为Belt and Road

中国官方对这种战略猜疑 其实也心照不宣,这从一带一路英文名称的变化可见一斑。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其时一带一路对应的英文直译为“One Belt, One Road”。直到2015年9月,官方才推出正式规范,一带一路简称译为“Belt and Road”,其性质为“initiative”(倡议)而非“strategy”(策略)、“agenda”(议程)。除了消除原本译法的生硬,改名也释放出增加整项发展宏图的包容性,淡化中国主导角色的政治讯号。

在很长时间里,不仅是外国,就算是中国舆论也对一带一路如雾里看花。说到底,一带一路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愿景,汲取了中国既有经贸与外交养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面的长期发展战略。多项被列为倡议重要成果的大型基建,例如中欧快速货运铁路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Gwadar Port),在一带一路面世之前早已动工。

随着各项战略规划陆续出台及相关机构如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的设立,外界才渐渐地看出一带一路的发展轮廓。中国为其规划了六大经济合作走廊与多个海上战略节点,不仅覆盖欧亚大陆,也延伸至非洲。沿用丝路之名,突显促进贸易是整项倡议的重要核心。

  六大经济走廊打通欧亚大陆

六大经济带里,耗资570亿美元打造的中巴经济走廊是迄今最大的开发项目,也是曝光率最高的“示范单位”,然而这项发展蓝图引起的争议,也是一带一路所面对挑战的缩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前在记者会上介绍中巴经济走廊的能源项目发展状况时,形容它整体进展顺利,多项工程将于2019年底前完工,届时将有效缓解巴基斯坦能源短缺的问题,造福该国广大民众。在同一场合,另一外交部发言人被要求回应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有巴基斯坦企业抱怨,中方在高压输电工程赚取高额利润,又不允许在一带一路项目上竞标,导致成本增高。

除了对中国财大气粗的态度抱有负面观感外,地缘政治的张力与安全风险也令中巴经济走廊的前景受到质疑。中巴经济走廊挑动着南亚大国印度的神经。中印关系长年若即若离,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将不会是北京一带一路峰会的座上客,也没有派代表赴会。印度担心中国藉一带一路拓展在印度洋与南亚的影响力,视中巴经济走廊为插向自己咽喉的一根长刺。

  “示范单位”穿越克什米尔 受印度抵制

中巴经济走廊穿过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Kashmir),对印度来说尤其敏感。有印度舆论认为,走廊的名称等同承认了巴基斯坦的领土诉求。5月5日,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在印度三军协会发表演讲时释出善意,称中方无意卷入领土争议,“甚至可以考虑重新命名中巴经济走廊”。不过,使馆网站随后公布的演讲全文中则把这句话删掉,印度舆论纷纷指原因是罗照辉的说法引起巴基斯坦不悦。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访问印度时向莫迪表示,兴建中巴经济走廊可带动沿线穷乡僻壤的发展,增加社会稳定。印度内部也有声音认为,若巴国发展经济带来稳定,对印度亦是好事。巴国智库Strategic Vision Institute研究员Muhammad Adil Sivia甚至提出,中巴经济走廊可缔造契机,透过经济整合为印巴解决克什米尔争端提供药方。不过,新德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偏向猜疑,曾任驻华大使的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如此概括:“这是个由国家利益驱使的国家倡议,其他国家没有必然义务认同。”

安保问题也是在未来发展中待解决的要点。中巴经济走廊连接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涉及公路、铁路、油气管道与电力网络等大型工程。巴基斯坦甚至专门成立了一支万人部队,负责保护中国的工程项目与安全。如此劳师动众,一方面显示中巴双方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双方显然都不希望这项体现彼此“深厚传统友谊”的规划沦为失败个案。另一方面,这也提醒人们,一带一路能否成功开展,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安全风险成“五通”机遇绊脚石

一带一路的机遇被归纳为“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但实现“五通”的一大前提是确保各条经济走廊道路畅通,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中亚,以至延伸到中东、北非等地,如何避开地区武装冲突或恐怖袭击,是北京与沿线个国家不可忽视的大事。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示范单位”,但巴国安全风险令这一项目的经济效率受质疑。(美联社)

事实上,一带一路除了带动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的发展,环球保安公司也在迎着“新丝路”热潮寻觅商机。他们看中的是成千上万中国工人奔走“一带一路”沿线兴建油气管道、公路铁道与发电厂所需要受保护的人身安全。中国海外保安集团(COSG)执行董事蒋晓明向《路透社》形容:“一带一路是我们用一生守卫的事业。”COSG去年才成立,职责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护中资企业,尤其是其中国雇员的安全。蒋晓明如此描述集团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在八年内把业务扩展至50至60个国家,与一带一路的覆盖面互相配合。”

据中国官方统计,由2010年到2015年,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遭遇约350件安全事件。中巴经济走廊出海口瓜达尔港所在的俾路支省,本来就是极端武装势力活跃地区,去年8月,该省首府奎达一间医院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数十人遇害,巴国军方直指施袭者意图阻挠中巴经济走廊发展;同年5月,一名中国人在巴国最大城市卡拉奇遇袭受伤,当地一个民族武装组织承认责任,宣称目的是阻止中国掠夺当地资源。

  消除“以大吃小”形象任重道远

一带一路覆盖逾60个国家,拥有全球六成人口,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球三成。根据官方统计,中国企业去年在相关国家新签合约总值达1,260亿美元,占对外工程总额逾半。国务院国资委月初公布,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47家中央企业在三年多内参与了1,676个项目,涵盖铁路、港口、桥梁、通讯网络、能源管道等大型基建。这说明一带一路对中国带来确实效益,促进了中国“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

北京强调这项倡议是合作共赢,既成立丝路基金,又设立资本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提供发展资金。习近平指出,中国企业在逾20国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带来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就业职位。然而,经济规模的显著差异,令中国仍难以消除“以大吃小”的印象,中亚国家吉尔吉斯的近38亿美元外债中,便有四成是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

中国不讳言藉推动一带一路以改变世界的雄心,畅销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的作者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也直言,如果中国的宏伟蓝图能令古代丝绸之路的魔力重现眼前,将可能改变世界数十万计地球人的日常生活,为他们带来可靠电力、干净食水、现代交通以及数码通讯网络。然而,也正如这名牛津大学学者所言,这项重大倡议能否取得成功,不是靠建了多少道路或基建来衡量,而是取决于中国与沿线各国能否建立强健外交关系,这将是个漫长过程。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请留意刊载于5月15日出版第6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