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峰会 | 挖俄罗斯墙脚? 中国在抵御美欧的进攻
中国—中亚领导人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中亚五国领导人将集体访华,其中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等四国总统将先行在16日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集体峰会是以往从未有过的外交安排。针对此次峰会,不少声音认为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在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的当下,中国此举意在挖俄罗斯的墙脚。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说法是对错误的。
中国同中亚国家举行领导人峰会尽管是中国中亚外交史上从未有过的安排,但环顾中亚国家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实践,举行这样的峰会并不鲜见。
近年来,中亚五国越来越倾向于一个整体同外界打交道,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是2017年乌兹别克总统米尔齐约耶夫(Shavkat Mirziyoyev)倡议,并得到了各国支持的五国元首峰会。第一届峰会于2018年3月在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Astana)举行,第五届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预计将于2023年9月在杜尚别(Dushanbe)举行。中亚五国同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多方都建立了“C5+1”机制。
以中亚和欧盟的合作为例,2022年10月,中亚和欧盟举行了首届领导人峰会。欧盟-中亚外长会议已经举行了18次会议,2022年11月以“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门户”为主题的欧盟-中亚互联互通会议举行,第二届中亚-欧盟经济论坛计划于2023年5月在阿斯塔纳举行。在2022年11月的欧盟-中亚互联互通国际会议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强调欧洲是中亚最大的投资方,过去10年,欧盟成员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超过1050亿欧元,已经超过该地区直接投资总额的40%。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023年2月对中亚地区进行访问,召开了“C5+1”会议。早在2015年11月美国与中亚五国外长举行了第一次“C5+1”外长会。2016年8月,中亚五国外长联袂访美,与美国国务卿举行第二届“C5+1”外长会。2017年9月,美国时任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华盛顿与中亚五国外长举行了第三届“C5+1”会晤。2019年9月,美国时任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与中亚五国外长举行“C5+1”外长会(土库曼驻美大使代表土库曼出席)。2020年1月底2月初,美国时任国务卿蓬佩奥2月3日在塔什干与中亚国家外长也开了一个“C5+1”外长会,宣讲了包括六项基本内容的美国“新中亚战略”。
“中亚+日本”外长对话启动于2004年,2022年的对话是第9届,当时中亚五国外长首次集体访问日本,除了日本外相林芳正2022年12月24日在东京与中亚五国外长举行外长会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会见了中亚五国外长。印度2012年推出“连接中亚”政策,其领导人于2015年首次遍访中亚,2019年印度正式与中亚国家建立部长级的 “C5+1”对话机制。
从各国同中亚国家的交往历史看,中国和中亚国家举行的领导人峰会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安排。2020年7月“中国+中亚五国”举行首次外长会晤,2023年4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和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相比,中国同中亚国家的“C5+1”外长级对话机制开始的比较晚。
与其说中国邀请中亚国家领导人访问中国是深入俄罗斯腹地,不如说中国的外交举措是在扎紧篱笆防御美欧等力量的东扩。
中亚五国中有三国和中国领土接壤,边界线长达3,000多公里。中亚国家既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同时也是中国的邻国,关系中国西北部的战略安全。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包括大部分中亚国家参加的上海合作组织的初衷就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西北部环境。
中亚处于亚洲的十字路口,美欧积极推进同中亚的合作的确是为了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冷战结束后,北约和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争夺从未停止。在俄乌冲突深刻演变的局势下,中亚国家对俄罗斯占领乌克兰领土不予承认的态度,给了美欧以继续拉拢中亚国家的契机。
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创始成员国,在冷战后有着共同的抵御北约东扩的战略利益。中国的影响力扩大,并不意味着挤压俄罗斯的空间。在以美俄为主线的斗争环境中,中俄在中亚并没有地缘战略冲突。中俄互为依靠的战略态势仍然是没有改变的。俄罗斯对北约的忌惮远大于对中国的防范。在俄乌冲突的当下,俄罗斯维持传统势力范围力不从心,倚重中国共同维持后院稳定的诉求大于防范中国。
中国积极在中亚外交方向发力,有利于稳定地区局势,为“一带一路”稳步向西推进营造良好的政治外交空间。俄罗斯多年前接受“一带一路”和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就已经代表了对中国势力向中亚延伸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