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时刻出访东南亚 习近平是如何“搞美国”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时值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访是为了对抗美国的征税行动。就连特朗普也说习近平是在想办法搞美国。
此访是习近平今年的首访,中国外交系统在规划习近平行程时不可能临时决定去哪些国家,也不会随随便便就确定首访哪些国家。国事访问一般早在数月前就规划好,并就访问能够达成何种成果进行了前期磋商。
要说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没有就特朗普加征关税进行交流,肯定是不现实的。但可以明确的是习近平并不是临时为了搞美国而出访。
纵观习近平对三国的访问,都围绕着命运共同体一词展开。
习近平访问越南时,中越达成诸多共识,提到要按照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六个更”总体目标,高质量推动全面战略合作,确保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六个更”是寄希望于双边关系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时,双方称要在下一个50年继续把握历史主动,勇立时代潮头,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访问柬埔寨提出了要深化更高水平政治互信;要拓展更高质量互利合作;要筑牢更高层次安全保障;要开展更高频率人文交流;要强化更高标准战略协作。“更”字也是贯穿访问柬埔寨的始终。
频频使用的“更”字,突显了中国对于加强关系质量的新要求。东盟有十个国家,中国同除了菲律宾、新加坡之外的八个国家都达成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2023年12月习近平访问越南,中越达成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的共识。2023年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此番习近平再次到访,中越发表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马发表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目的一样,都是在初步共识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关系,是命运共同体的落地方案。
中国和柬埔寨的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了前列。2023年9月,两国签署《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不是停留在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的层次,也不是停留在构建共同体刚刚起步的阶段,而是已经有了行动计划。
和柬埔寨一样进度的国家还有老挝和泰国。2019年4月,中国和老挝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国与泰国早在2022年就达成了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习近平此次访问柬埔寨,是高水平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哪些合作内容的观察窗口。
虽然早在2022年中国和印尼的官方文件中已经提到共建中国印尼命运共同体,但是直到2024年11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访华,中国印尼才发表题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决定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
2025年2月汶莱领导人访华,就构建中国汶莱命运共同体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 双方发表 《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文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这距离2018年习近平访问汶莱双方决定朝着构建中文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已经有七年之久。
东盟国家中,柬埔寨、老挝、泰国同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启动早,推进程度高,已经到了有行动计划的程度。越南、马来西亚同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启动时间相差无几,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国对共同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印尼和汶莱同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处于刚达成共识的起步阶段。
菲律宾由于和中国关系恶化,构建命运共同体无从谈起。新加坡本质上是美国的盟友,能够间于中美不站在美国的立场反对中国,已属万幸,暂时没有同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东盟国家早在2013年就知晓中国倡议构建命运共同体。12年来,从观望到加入再到参与,东盟十国有八个国家参与中国这一倡议的进程。这是一项主张从提议到落地的进展过程,是窥探中国行事逻辑的很好路径。
中国从来不是临时抱佛脚,先易后难、梯次搭配,有铺垫,有布局,有规划,为了实现目标久久为功的特质相当明显。习近平此次访问是中国长达数年外交努力的一个切面。可以预测,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远未结束。中国正在按照自己的规划持续推进目标实现。
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是一项短期需要应对的事务。而中国对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执着属于一个中长期的使命。特朗普的局限性在于任期只有四年,他不可能规划比四年更长的战略。而中国围绕一个目标不惜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来推进。
中国崛起最大的外部挑战是来自美国的打压。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给出的世界向何处去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抵御美国围堵的战略路径。特朗普以为的搞美国,是短线直线对抗。而中国正在进行的命运共同体建设,能够抵御的不止是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