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协议之后的中美关系

撰文: 吴迪
出版:更新:

自三年前,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国总统,就开启了频频“退群”的进程,在双边框架下利用美国多方位实力优势,试图以关税、军费等多种手段向各国逐个“压榨”收益。在美国这场面向全球的攻势中,各国应对谈判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欧盟(EU)方面一边通过各种渠道劝解白宫,一边也积极准备相应报复手段;日本安倍政府展现出过人地果决,以最低限度的让步安抚了白宫,在刚过去的联合国(UN)大会上签订了新的贸易协议,为国内政纲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反观中美的情况则复杂得多。

事实上,“贸易战”已经不足以形容中美此轮摩擦。金融、科技、军事、学术文化交流、国际政治等多领域的博弈,正令中美逐步滑向愈发未知的境地。也就是在此背景下,由刘鹤及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两位中美谈判牵头人领衔的第十三轮谈判,即将于10月上演。

+3

或许我们可以对过去十二轮谈判做一个切割。在前十轮谈判中,中美两国都处于相互摸底的过程,也就是今年5月的第十轮谈判,原以为已经诸事妥当、只待签约的美方团队,却遭遇中方强硬的态度转折,以至于无果而终,美方不乏对此颇多怨辞和指责。一度中断的谈判,经6月大阪二十国集团(G20)习特会重启,至7月底的“上海会谈”才终于让两国清醒地重回谈判桌。虽然谈判进程自上海之后依旧缓慢,但两国都已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美方不再奢求中国做出“修改法律”、“接受监督”等干犯主权的所谓“结构性改革”,中方也不再幻想美方获得几个农产品、能源、客机等采购大单就心满意足。

本报曾于8月2日《3000亿新关税9月开征 上海会晤才是中美谈判的真正起点》一文中断言“先达成一个能暂缓硝烟、可供交差的小协议,大协议的谈判日后持续进行”。这应该是“上海会谈”的基本前提。此等判断,如今依旧适用。无论是美国各大媒体近几周热议的“中期协议”,或是特朗普9月12日表示“尽管自己期望能与中国签署一份全面协议,但也会考虑先达成一项中期协议”,都表明这是当下中美现阶段所尝试达成的目标。

9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中美副部级磋商也秉承这个谈判思路。由此我们看到中方于磋商前数日对部分美国农产物、化学品等产品提供一年期的附加关税豁免,美方将原订于10月1日落实的、针对2,500亿美元中国货的关税滞后加征;磋商当日,美方也对437项中国商品提供一年的附加关税豁免。这种决策既是双方考量国内消费者及企业的迫切需求而做出的适当调整,亦是为双方基本同意的谈判思路提供更多周旋空间。

当然,在这过程中还会有变因出现。同样是以9月副部级磋商为例,双方会后均表示会面有建设性,中方指出“双方同意将继续就相关问题保持沟通”,美方表示“期待欢迎中国代表团参加10月的高级别会谈”。可是特朗普当日晚间在与澳大利亚总理举行联合记者会时“不急于在2020年总统大选前达成协议”,改称“需要完整协议”的说法,或许这就是中方在约一小时后取消了参观美国多州农场乃至签订采购订单计划的原因。

这都是正常的,纵使中美已经对双方底线和共同谈判思路有了共识,但对于如何包装最后的协议,如何回应舆论的压力,都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归根结蒂,中方还在逐步适应一个对华态度全面趋硬的美国,而美方也在逐步适应一个立场底气愈来愈足、立场愈发坚定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