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迁都救不了雅加达陆沉

撰文: 卓朋序
出版:更新:

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本月26日宣布,将把印尼首都由雅加达迁往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不少分析都认为,今次迁都乃因雅加达人口过度稠密、水资源严重不足。但以印尼政府“迁都工程”规模来看,似乎不足以纾解雅加达人口;迁都的真正原因,还是平衡国家发展的政治考虑。

雅加达五分之二土地低于海平面,到2050年将有三分之一土地将被水淹没;城市交通拥堵令雅加达每年损失近500亿港元……在不少媒体笔下,印尼迁都似乎只为了舒缓雅加达的“城市病”。

迁都规模小难舒首都拥堵

今次印尼政府预估迁都费用需要2566亿港元,其中政府会承担19%,即大约500亿港元,计划中的剩余部分将供私营企业投资;但源于印尼政府并无转移商业中心的计划,该项投资恐怕难吸引资本。身在香港的读者应该知道,500亿港在香港连修建一条地铁都不够;即使到了同印尼成本类似的马来西亚,也只能够勉强覆盖一条城际铁路,根本无法完成迁都大业。

另一方面,同其他国家“就近迁都”不同,印尼今次选址的东加里曼丹省缺乏重工业,无法为首都建设提供足够原料。更糟糕的是,新首都选址地并不靠海,外来建材登岸后还要借助通行能力低下的地方公路运往工地,注定令成本飙升。马来西亚1995年在首都吉隆坡开外40公里建设布城作为行政中心,尚且消耗近600亿港元;以如今物价,印尼政府的预算只够平整相当小地块,并建设20-30栋行政大楼而已,同“迁都建城”理想相距甚远。

新首都所在的帕朗卡拉亚位于雨林地区。(Getty Images)

在印尼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首都雅加达势必要继续承担相当部分行政及绝大部分商业职能,根本无助减少人口压力,解决自然危机。反倒是高官往来新首都及雅加达,需要产生大量碳排放,令雅加达“陆沉”来得更快。

藉迁都促国家“实质统一”

为追求“国家统一”,印尼政府未选择最多人使用的爪哇语为国语,而是引入马来语作为各民族间沟通平台。时至今日,“印尼语”依然是大部分国民的“第二语言”。而为了减少不同宗教人士间冲突,印尼“建国五项原则”虽规定国民“需信仰独一无二的神明”,但并未指定国教。

这样的努力虽确保印尼国家的统一,但仍然无法撼动印尼“爪哇中心”的地位。毕竟,爪哇岛以7%土地面积,聚齐55%印尼人口,其工业产值占印尼全国八成。印尼建国以来,除了1998年短时间执政的哈比比(Bacharuddin Jusuf Habibie)外,其他六人无一例外均来自爪哇。这样的政经优势也令印尼地区差异愈发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矛盾也难以避免。

本月中旬,一群巴布亚学生被控破坏印尼国旗,被前来逮捕他们的警察侮辱为“猴子”、“猪狗”,消息传至巴布亚地区后引发当地民愤。当地本月15日起便爆发大规模骚乱,政府和议会大楼皆被纵火,大量犯人也借机逃狱。印尼军方派出数千名安全部队,并封锁当地网络,都未能在短期内平息事件。

西巴布亚民众与警方爆发冲突,到处起火。(美联社)

今次“迁都计划”,更大程度乃印尼政府为摆脱“爪哇中心主义”所做的象征性常识。尽管迁都本身不会带来经济平衡,但至少短期内可给予各民族“爪哇并非至高无上”的心理观感;政府亦希望新首都经历数十年发展后,可发挥吸引人才功能,为爪哇外精英提供机会。

当然,选址加里曼丹也包含佐科个人政治考虑。除爪哇和加里曼丹外,印尼主要大岛还包括西部的苏门答腊,及东部的苏拉威西。不过,苏拉威西发展较迟缓,且岛上无大型城市,不适合承接首都只能;而苏门答腊岛伊斯兰化程度较重,大多不喜佐科温和主义路线。反观加里曼丹,以达雅族为主要民族,符合平衡各种族的初衷;岛上居民大为温和的伊斯兰信徒,政治上多支持佐科,自然也获得总统的青睐。

不过,迁都计划在印尼仅刚提上议事日程;参考不少国家经验,能否最终完成仍是未知之数。加紧水利和交通设施建设,或许是雅加达避免水灾和拥堵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