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迁都大计上马 “去雅加达化”令国家安枕无忧?
提起迁都,大家可能会想到历史书上朝代更迭而另觅新都的故事,但其实到了现代,迁都的情况仍然存在,例如以色列由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巴西将首都搬至巴西利亚、韩国世宗市被列为行政首都、哈萨克的努尔苏丹(旧称:阿斯塔纳)等。
而在印尼,成功连任的总统佐科维多多亦在8月26日宣布将首都行政功能搬离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这个一直只闻楼梯响的鸿图大计终于有机会实现,但到底对于当地而言,建立新首都是否可以完全解决问题?
印尼迁都计划最早在1945年独立后提出,首任总统苏加诺(Soekarno)在1957年预计雅加达(Jakarta)所在的爪哇岛(Java)可能会面对人口膨胀问题,于是计划选址中加里曼丹(Central Kalimantan)的帕朗卡拉亚(Palangkaraya)为新都。其继任人苏哈托(Suharto)则提议将首都搬到距离雅加达40公里外的琼格尔(Jonggol);之后苏西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SBY)亦在“2033蓝图”(Visi 2033)提出迁都计划。不过雅加达至今依然是印尼首都。
塞车问题“称霸”全球
雅加达与其他大城市一样,同样面对严重的交通挤塞问题,根据英国油公司嘉实多(Castrol)2016年的研究,雅加达被评为全球最塞车的城市(另一印尼城市泗水则排名第四),连官员前往开会时都需要警员开路,确保不会迟到。政府指塞车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8亿美元。
未来水世界
另外雅加达建于海边沼泽地带,13条河流贯穿市内,加上过半地区位处海平面以下,每逢雨天,水浸情况可谓见怪不怪。但最致命的问题是地下水被过份抽取,形成沉降,雅加达北部在最近十年下降了2.5米,并以每年平均1至15厘米的速度下沉,预计当地大部分区域在2050年完全湮没在大海之中。因此迁都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舍弃“爪哇优先”的传统
印尼虽被誉为“千岛之国”,但近六成人口都是居住于爪哇,是全球最多人居住的岛屿,雅加达和邻近地区就住了3000万人,爪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58%,可见其比重之大,所以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4月提出迁都构想时,曾指出雅加达同时面对两大负累:政府及经济中心。
刚才提到雅加达不时受到水浸问题困扰,此外印尼位处有“火环”(Ring of Fire)之称的环太平洋火山带,因此发生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的风险甚高。当局认为新首都的选址需要面积广阔外,亦要减少承受发生天灾的风险。
佐科维多多曾经到过包括帕朗卡拉亚在内的加里曼丹岛视察,国家发展计划部(Bappenas)部长班邦(Bambang Brodjonegoro)表示新都需要有充足自来水供应,没有污染等环保问题,以及当地居民对于外来人口持开放态度。
地球的肺部
帕朗卡拉亚只有不足25万人口,当地被大片雨林环抱,在征用土地问题上固然面对较少压力,不过这亦带出了另一个隐忧:生态灾难。帕朗卡拉亚所在的婆罗州(Borneo)被誉为“地球的肺部”,有当地民众担心兴建首都的大兴土木会带来无可挽救的损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指,佐科维多多签署政令,保留最少4成半婆罗州土地作保育自然生态,同时实现在2020年前减少两成六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带不走的烦恼
即使印尼政府有“保肺”的决心,雅加达的问题始终未有解决,其经济重心地位稳如泰山,各地民众仍然愿意离乡别井到雅加达打拚,大雅加达地区的人口持续上升,市内交通挤塞的老毛病会每日继续发生,雅加达民众对于基建的需求有增无减。
同样地,迁都并不等于将雅加达下沉和水浸的问题一笔勾消,如何处理排污及减少河流和渠道淤塞,以及制定有效预防水浸措施方为上策。
雅加达是印尼最蓬勃的地方,无论是教育、医疗等基建都比全国其他地方优秀,因此新首都要有吸引力,设施当然需要不让雅加达专美,这意味政府会投入大量资源在都城建设,但其他地区,特别是“被遗忘”的东部民众而言,他们始终都是被遗弃的一群。
迁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班邦承认可能需时十年,并估计花费330亿美元。一名城市经济学家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搬首都会包含巨大的隐藏成本,而且由历史角度来看,新首都或需要50至150年才发展成财政稳健的城市。因此这个自开国以来的宏愿能否为印尼带来新希望,目前仍是言之过早。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