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自杀、茧居族 两宗命案背后 日本社会的病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东京近日发生一宗伦常惨案,前农林省官员熊泽英昭在家中杀死亲生儿子。据日本传媒报道,熊泽的长子熊泽英一郎是因为终日“宅”在家中,只顾玩游戏且有暴力倾向,老父再也无法忍受,决定手刃爱儿。
这是一宗家庭悲剧,同时是一宗充满话题的事件。高官杀子的事件成为日本近日连番命案及社会讨论的延续,可谓今天日本的一个缩影。

川崎命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死18伤,事件后警方封锁现场调查。(Getty Images)

日本近日发生了两宗命案,发生地点不同,牵涉人物不一样,但能串连在一起。

上周二(28日)日本川崎市登户发生袭击案,一名男子持刀冲向路边,袭击正在等待校巴的小孩及路人。事件造成包括行凶者3人死亡,18人受伤。死者包括一名女童,及一名外务省职员。

命案主角都是茧居族

警察后在凶手的家中发现电视及游戏机,及有“家里蹲”,即茧居族的倾向。经报道后引起一阵话题。

不足一星期,上周六(1日)东京再发生命案,前农林省官员熊泽英昭在家中刺杀了44岁的亲生儿子。熊泽承认犯案,并称这是为了“不欲给其他人添麻烦”。

周一(3日),熊泽向警方承认,是因为看见川崎的凶案后,担心自己儿子会跟随伤害他人,决定先杀了他。根据这位父亲的描述,他的儿子不满附近小学举办运动会,与父亲发生口角。因父亲深知儿子有暴力倾向,加上儿子长期不长进,在暴怒下萌生杀意。

经警方调查,熊泽的长子熊泽英一郎有以下特征:长年宅在家中、沉迷一款网上游戏。熊泽英一郎几乎每天都会在个人的Twitter上以游戏为话题贴文,直至凶案发生前一天。

熊泽英昭的长子熊泽英一郎的个人Twitter,至死前的一天亦在个人的Twitter上发文。(Twitter截图)

“暴力倾向+游戏废宅+啃老族”的偏见

两宗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因为“家里蹲”、游戏机、且都是杀人的事件串连在一起。前者看似是一宗“家里蹲厌世决定报复世界”酿成的惨剧,而后者则看似是“父亲为阻止同样惨剧发生,而决定大义灭亲”。

后者充满话题性,台湾东森新闻特别以“暴力倾向+游戏废宅+啃老族 日本前官员大义灭亲”为题,报道这宗伦常惨剧。事件已成为日本、以致台湾及香港等地的热论。

家里蹲是日本长久以来的社会问题,日本茧居族家人协会特意发表声明,担心事件会加深社会对茧居族的偏见。日本网络电视台AbemaTV评论指偏见会让茧居族被当成“犯罪预备军”,对解决茧居问题没任何帮助。

而把游戏机与“家里蹲”牵扯在一起,加深一些人认为打游戏机会令人宅在家中的想法,在日本颇为常见。特别自从1989年宫崎勤事件以后,传媒为更形象化地报道凶徒的形象,往往会从其身边或拥有的事物入手。日本不少人都购有游戏机或喜欢动漫,“爱玩游戏”或“爱读漫画”往往成为这些凶手的“特征”。

川崎事件发生后,众人在命案发生的现场献花及悼念。(Getty Images)
熊泽英昭被捕后,坦承川崎事件间接让他萌起杀意,杀害他的儿子。(朝日电视)

一人自杀与报复社会

除杀人外,事件还涉及了自杀。川崎杀人事件震惊全国,因凶手被捕后自杀身亡,惹来谴责。有网民认为凶手本来一心寻死,但为求“报复社会”决定寻找陪葬对象,制造牺牲。网上因而出现呼吁:“若要自杀的应独自赴死,不应连累他人”。

若把家里蹲的元素添加进去,就会成为“在家里蹲的人终有一天报复社会”。前大阪市长桥下彻在个人Twitter表示,他认同为了阻止川崎悲剧的发生,若他是熊泽也会手刃自己儿子。他在较早前亦曾发文,表示日本应教育“自杀的方法”,避免自杀者加害他人。

桥下彻的发言用意是为无辜受伤或牺性的他人抱不平,但他似乎抓错重点。桥下彻的言论受到批评:为何教导他人自杀方法,而不是帮助他人避免轻生?专责解决家庭纠纷组织、曙桥自立研修中心的金子周平表示,如此“一人自杀”的讨论并不妥当。

金子表示如此社会讨论,有如助长别人“一个人独自烦恼、一个人独自解决、解决不了就独自寻死”,对解决自杀问题毫无帮助。而且当讨论形成社会压力,更有机会加剧陷于自杀边缘的人失去希望,间接催生更多“报复社会”的惨剧。

高自杀率同样是日本长久以来的社会问题,“无差别杀人”亦不时发生。看着近日日本社会对两宗惨剧的讨论,让人不得不对这种社会的“病”会继续蔓延,加深日本人民的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