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有违道德 首先就在于不尊重生命?
近日 YouTube 频道“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成为话题,因 9 月 1 日是就是预定的“第 100 天”,当日频道主发布影片,片中他状似将迷你猪“五花肉”(カルビ)宰杀,并烤成了烧猪。片段惹来不少回响,不少人表示“哭了”,亦有人觉得频道主变态、不道德。
并非吃肉 VS 吃素的问题
在评价“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涉及的伦理学问题之前,先要缩窄讨论的范围。在此并不讨论“吃肉是否不道德的行为”,前提是当今世界上吃肉人口仍然比素食者多,而大部分人要不是认为吃肉并无道德问题,就是即使认为或有道德问题,但仍然继续这样做。
延伸阅读──素食的哲学
不少人表示对频道主如对于宠物般养育“五花肉”,但又屠杀牠作肉食的做法接受不了。这可以归为出于道德直觉(moral intuition)上的反感,背后的想法是:既然将猪当作了宠物,理应对牠投注了情感,如此之下仍然将猪宰杀食用,这是冷血无情,甚至变态。
不过这种观点很容易就招来以下反驳:大家日常也吃了不少猪肉,反正都是要吃,这跟吃“五花肉”的做法有什么分别吗?相反,让“五花肉”死之前尽量过得快乐一些,这对牠不是更好吗?
食育:日本的现实农业观
在“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推出后不久,已有评论指出频道的做法可以对照日本的“食育”与相关的影视动漫作品。
当中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钢之炼金术师》作者荒川弘的作品《银之匙》。作品中的北海道大虾夷农业学校,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所属家族的农家,都将牲畜肉视作“经济动物”,肉猪饲养大概一百天左右就会被屠宰、肢解、出售。这是农家的作业模式,亦是他们的维生方法,老师都建议《银之匙》男主角不要对家蓄投注个人感情,亦不要为牠们命名。
在《银之匙》以外另有妻夫木聪主演的《小猪的教室》,这十几年来日本都不时有探讨“食育”的作品。教育者以近乎无情的手法,向肉类消费者呈现出吃肉这回事是怎样血淋淋的现实,从而打破城市人对于农业的浪漫幻想,亦戳破部分人口中说大爱但屈从于口腹之欲,却耻于承认的虚伪态度。
然而,这并不是全盘否定《孟子》中所说的“君子远庖厨”,人的恻隐之心仍然有其价值,甚至是建设共融世界的基础。《银之匙》主角八轩勇吾就质疑农家将牲畜视为商品的理所当然态度,并为此烦恼不已。对于这问题孰是孰非,我们很难有斩钉截铁的答案。
可是,有舆论认为“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昏手法属于“食育”,但似乎并非如此。频道涉及的道德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同类相食的禁忌
“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频道主在悉心呵护照顾之外,曾多次试图喂“五花肉”吃猪肉食品:炸猪扒、豚汁(日本的猪肉菜式)以及烧猪肉。虽然猪是杂食性动物,但却不是同类相食动物,将猪肉喂给猪,套用到人类的普遍观点来看,这是故意触犯“同类相食禁忌”。这样做不单有违自然,甚至可说带有恶意,这恐怕是“食育”绝对不会做的事。
另外,眼利的观众在频道第 100 天的片段之中,留意到最后几秒黑幕的右下角闪现了一句小字“这个故事是虚构的。”(この物语はフィクションです),时间不到半秒。这句刻意地像彩蛋般的隐藏句子,让人想到整人节目或所谓“社会实验”,主持人在事后跳出来向当事人说“这是在测试大众对某情境的反应而已”。
就让我们试试推演下去,当“五花肉”其实没有被宰杀:频道主用了另一头猪代替了“五花肉”来拍摄片段,不过这改变不了仍然有一头迷你猪因此而死了的事实,死的不是“五花肉”而已。即使对部分人来说,这样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但亦无取消“同类相食”的问题。
以生命换取媒体操作?
“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的 YouTube 频道页面简介中有一条连结,注明“为海外市场发布本频道翻译视频的特许经营系统信息”(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q4Fnf-Exs0EYH741854dwFg9-qDNf8Am/view),连向一份 PDF 简报文件。内容大概是以“频道发布八天即有逾四万订阅者的传说级企划”为卖点,全球招募“特许经营者”(フランチャイズ,franchise)加盟,将频道的日文内容译为其他语言,制成有字幕的影片并上载到 YouTube,同时管理影片留言。文件亦指这工作“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开始营运”,“一天工作两小时就可以”。文件中有用到“食育”这字眼,指这是“食育主题的宠物系 YouTube 影片”,并希望从“食育”的观点为社会带来冲击云云。
另一边厢,9 月 3 日“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一方将第 100 天的烧全猪相片化为 NFT 作品,在全球最大 NFT 艺术品平台 OpenSea 上拍卖。这会否是在模仿达米恩・赫斯特的当代艺术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中》(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就是那件鲨鱼标本艺术品。
不少人指“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很疯狂,因为频道主事先张扬会在 100 天后吃掉一头猪,但又对牠如对待宠物一样,而最后真的杀了猪作食物。可是,整件事最离奇的,大概是这种早有全盘部署的专业、系统化媒体操作手法。
截至 9 月 4 日,频道又发布了一段《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猪不在的日子】》(100日后に食われるブタ【ブタがいない日】),重播“五花肉”生前的片段,最后再有一行闪现的文字:“あなたが食べている 豚肉もカルビも同じ命です”(你正在吃的猪肉也跟五花肉同一命运)。
不,我们即使在吃猪肉,但没有故意为牠拍摄一百段影片,亦不会把将猪切割与火烤的过程拍下来,更别提拿猪的生命取乐、以此招募“特许经营者”。
“100 天后被吃掉的猪”做的,是以猪的生命作媒体操作,用轻佻的方式来对待严肃的生命。作为一头猪,“五花肉”的生命并不单纯成为人类选择的食物,不是为了口腹之欲而死,不是为了传统的文化理由而被祭祀,而是作为一种新式生财之道(若“特许经营”的意思是会抽取利润分成)的牺牲品,或至少是在 YouTube 上获取注目的工具。
最后,有关动物伦理学,以及吃肉等的问题,可以延伸阅读【01哲学】过往的文章:
自然和动物有自己的道德价值吗?一文细数西方哲学多种环境伦理学
“斋口唔斋心”?Beyond Meat“像真素肉”得以流行的悖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