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自主】摆脱水资源稀少局限 星洲以色列靠“制水”救国

撰文: 李耀宗 周嘉俊
出版:更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目前全球多达7.68亿人缺少安全及稳定的水源,未来将会更严重,估计至2050年,全球逾四成人口将面临缺水。面对水资源稀缺问题,各国政府如何解窘?近期因连日热旱,香港掀起有关供水自主的讨论,世界各地应付水资源短缺的经验,对香港又有何启示?长远而言,香港应该如何完善现有供水基建,实现供水自主?

面对水资源紧绌,各国政府各出奇谋,新加坡是其中一个成功例子。(欧嘉乐摄)

面对水资源紧绌,各国政府各出奇谋,新加坡是其中一个成功例子。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在活命水前,其他政策都得下跪。”反映新加坡高度重视水资源供应稳定。

2002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曾批评,新加坡一直以1927年订下的价格购水,极不公平。(路透社)

新加坡面积约716平方公里,超过560万人居住,人均水资源排名全球倒数第二。过去新加坡主要依赖马来西亚供水,两国分别于1961年及1962年签订供水协议,订明马来西亚需向新加坡供水至2061年。

然而,这两项供水协议不时成为两国政治谈判筹码。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拉赫曼曾警告:“如果新加坡外交政策损害马来西亚的利益,马来西亚将切断柔佛淡水供应。”2002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更要求调整水价,认为新加坡一直以1927年订下的价格购水,极不公平。

新加坡:废水转食水 再造水源

因此,新加坡很早便意识到,必须积极开拓水源,才能确保自身话语权。李光耀曾说:“除非新加坡在供水方面自给自足,否则我们将永远沦为马来西亚的卫星国。”新加坡早已扬言不会再与马来西亚续约,决心于2061年前全面实现供水自主。

新加坡近年大力发展再造“新生水”。(视觉中国)

目前新加坡供水主要来自“四大水喉”,除了经马来西亚进口食水和收集雨水外,海水化淡、再造“新生水”合计占当地食水供应接近六成半。早于1970年代,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便着手研究将废水转为食水,但碍于当时技术尚未成熟,经回收后的废水毒素过高,不能循环再用。惟当局没有放弃研究,随着1990年代过滤薄膜科技出现,令“新生水”(NEWater)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最终在2002年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所谓新生水,即是家居废水经净化、消毒处理后成为高纯度再造水,除了可节省用作园林灌溉、冲厕、灭火等非饮用用途的食水外,亦可将其注入水塘蓄存,过滤后供国民饮用。纵然外界经常笑言,新生水本质上与“厕所水”无异,但其水质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可见有关技术相当成熟。

现时,新加坡国内共有五所新生水工厂,应付约四成内部需求,亦铺设专门收集家居废水的水管,以便循环再用。为了进一步实现供水自主,新加坡政府计划于2060年前将新生水占当地食水比例提升至55%。

新加坡技术人员拿着“新生水”的成品,流露出满足的笑容。(Getty Images)

除了新生水外,新加坡亦致力发展海水化淡。截至现时为止,新加坡共有两所海水化淡厂,年均食水产量达1.6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需求25%。当局计划在2020年增建至少三所海水化淡厂,目标是在2060年或之前,将海水化淡产量占当地食水比例提升至30%。 ​

以色列:海水化淡 产八成食水

谈到海水化淡发展,以色列较新加坡走得更远。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直面对天然淡水短缺问题,国土三分之二面积被沙漠掩盖,年均降雨量仅200毫米,而且严重缺乏河流、湖泊等天然淡水资源。过去,以色列为了抢夺稀缺的水资源,更曾与巴勒斯坦、约旦等地爆发战争。

为了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以色列早于1997年推行全国性海水化淡总纲计划,截至现时为止,全国总共建设五所海水化淡厂,每年生产多达6亿立方米食水,占全国食水总需求八成,是全球海水化淡占食水比例最高的国家。

以色列海水化淡占食水供应高达八成,图中为国内全球最大的索莱克(Sorek)海水化淡厂。(资料图片)
以色列所有海水化淡厂现时均采用先进逆渗透(Reserve Osmosis)技术,胜在耗能少、水分回收率高。(网上图片)

现时,以色列所有海水化淡厂均采用先进逆渗透(Reserve Osmosis)技术,利用半渗透膜分离海水中的盐分,再透过调节酸碱度、消毒等过程,将海水制成适合饮用的食水。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耗能少、水分回收率高,其中属全球规模最大的索莱克(Sorek)海水化淡厂,仅需40分钟便完成化淡过程,生产每立方米淡水成本更低至约5港元,比东江水输港成本平均每立方米约7港元还要便宜。

除了海水化淡,污水回收亦是以色列另一主要“水喉”。现时以色列污水循环再用量高达85%,排行全球首位,大幅抛离以25%排第二位的西班牙。虽然经处理的废水主要用作农业灌溉用途而非饮用,但此举有助减少耗用珍贵食水,对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甚至用作绿化周遭环境以减少沙漠化影响,起重大作用。

新加坡、以色列例子均显示,科技发展足以突破水资源限制,开拓新食水资源,这些经验对香港具珍贵的参考价值。

逆渗透技术利用半渗透膜分离海水中的盐分,从而将海水制成适合饮用的食水。(科技大学图片)

上文刊载自第117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25日)《星洲以色列“制水”成绩斐然 港宜借鉴 拓展可持续水源》。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