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台湾和冲绳沦为战场 01记者主题演讲:谁不给和平机会?
日本共同社5月1日发布民调,指将近九成日本民众担忧“台湾有事”(紧急情况)的可能性。事实上,此股忧虑早先已在日本民间发酵,担心一旦“台湾有事”将受到牵连,包含冲绳在内日本各地和平运动人士2022年组成“不让‘台湾有事’发生·冲绳对话项目”,主旨即强调“不要让台湾和冲绳成为战场”。
第二回座谈会于4月29日在《琉球新报》大楼演讲厅举行,《香港01》驻台首席记者张钧凯受邀发表主题演讲“何为‘台湾有事’?”台湾方面与谈者还包括《苦劳网》前记者、出版工作者张智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李镇邦。冲绳方面与谈者则有石垣市住民表决寻求会的宫良麻奈美,以及东京成蹊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小松宽。
冲绳国际大学教授前泊博盛发表开幕致词。大会司仪神谷美由希表示,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对于活动顺利举行发来祝福。据主办单位说法,现场加观看线上直播参与人数超过500人,讨论时间长达四个小时之久。中场休息时间现场播放台湾著名艺术家袁广鸣2018年的作品《日常演习》,以无人机拍摄台北“万安演习”化为空城场景,展现“日常中的战争”或“战争的日常化”意象,引发日方观众好奇。
美国零和博弈思维助长冲突
《香港01》驻台首席记者张钧凯主题演讲开宗明义表示,“台湾有事”一词“走红”于台湾,来自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生前的推广,但概念过于模棱两可,召唤的是冷战时期日美台“军事同盟”的情感结构,以及奠基于此的历史记忆与未来想像。
张钧凯以美国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的台海兵推报告《下一场战争之第一战》(The First Battle of the Next War)为例,说明美国精英的思维,充分展现西方“零和博弈”的思路。这正是他们对于“中国崛起”感到愤怒、焦虑,甚至恐惧的来源之一,认定中美“终须一战”,而战场就在台湾,同时还流露出不自觉的悲观主义。
相对于此,张钧凯认为,中国大陆面对分裂已然超过70年的台湾,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直接扔下炸弹就“完事”。而是不断申明“和平统一”大政方针,几代领导人在“和平统一”之路给出承诺并累加下来;又或者为解决台湾问题设计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给出了“两制台湾方案”的倡议,可以看出中共不同于台湾所习以为常的思路逻辑与行事作风。解放军两次“围台”军演都看得出来,北京在武力上要做到的是避免“外力干涉”,目的就是要拒止、威吓美国甚至日本军事力量的介入。
“台湾有事”谁在鼓掌喝采
回到台湾问题的本质上,张钧凯强调两岸事务是“内部事务”而非“国际事务”。然而,所谓的“民主化”在台湾,一来有着很强烈的“脱中”、“去中”的工具性倾向,二来“民意”其实是受到执政政客由上至下很大的牵引力量所左右,特别是近来又出现了“抗中保台”的说法,以及民进党高层“不能怀疑美国”的论调,在台湾连民生社会议题的公投,到最后都只能被卷进去“蓝绿统独”的二元对立漩涡之中──这是台湾“民主”“不能说的秘密”。
张钧凯感叹道,在这样的“民主”品质中,人们的认知受到政治人物的说法所左右,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人民被注射了麻醉剂,想法被麻痹了,一厢情愿以为只要“民意够高”、“民调够高”,那么“主观愿望”就能取代“客观事实”。比如只要民意够高,台湾就能实质“独立”?只要民意够高,台湾就能顺利加入联合国或世界卫生组织(WHO)?只要民意够高,一旦两岸发生战生,美国和日本就会立刻派兵参战援台?但,真的是这样吗?
不过事情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张钧凯举例从美国阿富汗撤军、俄乌冲突“曲线援乌”,一直到近来官员赴台宣扬“全民皆兵”、“不对称作战”,甚至传出各种“毁弃台积电”、“打巷战”等五花八门的论调,都让台湾人在思想上、身体上感受到战争的烟硝味,从而对美国“无条件的爱”慢慢走向“半信半疑”之间。
在演讲的结尾,张钧凯提问“台湾有事”难道必然等于战火丛生?他以亲身经历为例,疫情解封之后,这半年来去了两趟中国大陆,也接触到大陆涉台事务的一些朋友,并未感受到如同在台湾或日本媒体看到的台湾“即将”有事,反而是一片详和,陆方亦有意积极恢复两岸民间的交流。他说,长时间的资讯不对称,政治上的对立壁垒,媒体上的夸大曲解,确实令区域之间产生了很深的敌意与恶意,但只要常来常往,打开心房看见彼此,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解消被政客建构出来的无端敌视与仇恨。
张钧凯总结,两岸问题或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渠道可以推动和展开,可是在安倍的“台湾有事”论,或美国政客精英的视野中,变成了似乎只能依循“国际”管道和“战争”爆发来解决,从而使得“和平”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中文有一句古话“杀君马者道旁儿”,在“台湾有事”的情境中,值得追问谁是在旁边鼓掌喝采,最后害死马儿的人呢?
台湾的“疑美论”其来有自
演讲结束后,成蹊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小松宽对讲者提出三项质问:
1. 香港的“一国两制”经验,是否让台湾对此更为不安?
2. 如何说明中共军演依然体现“和平统一”的善意?
3. 台湾与日俱增的“疑美论”,背后是否有“中国因素”?
张钧凯对此分别做出回应。首先,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两岸的现状算不算是另类的“一国两制”?当北京提出“台湾方案”的倡议后,台湾又有什么应对方案呢?台湾需要思考的是,究竟纠结于“拒统必独”还是“反战和平”,倘若是后者,那么任何和平的选项是否都可以纳入考虑。
其次,“军事服务于政治,两次‘围台’军演对于台湾而言,这是大陆方面仍不放弃和统的政治善意”,来自于张钧凯采访台湾军事评论家高雄柏博士的说法。对中共来说,“战争”与“和平”是辩证的概念,和平必须要有武力作为后盾,当其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号召时,如果面对美国的军事介入,当然需要有更完善的武力准备作为因应。
再者,台湾自战后就是一个高度“亲美”的社会,1970年代前后出现的顺口溜“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至今依然在台适用。正是在此土壤上长出“疑美”的氛围,更值得人们留意和在意。台湾人民在政客的引导下,相信在开放“莱牛”和“莱猪”的让步下,可以换得“台美自由贸易协定”(FTA),可是结果非但不是如此,美国政客反而到台湾来要求“延长兵役”、“海岸布雷”、“男女皆兵”等等,自然助长了“疑美”想法的萌生。
反战竟成“中共同路人”?
座谈会第二阶段由与谈者围绕主题发表看法。台湾方面代表,张智琦认为冲绳给台湾上了一堂“和平”课,由于民进党政府在媒体和互联网上有大量协助宣传的侧翼,加上美国和西方媒体的煽风点火,台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股越来越强的“备战”氛围,不但认为持续和美国合作加强军备是好事,甚至鼓吹战争有胜算,为了与中国对抗,战到一兵一卒也愿意。即使有少部分的人站出来反对战争、寻求和对岸谈判交流,也遭到集体攻击、污名化和抹红成“中共同路人”(如对民间学者“反战声明”的围剿)。
但张智琦指出,民进党阵营主张的备战思维,其实是对战争抱持着不切实际的想像,也忽略了战争的代价。就这点来说,冲绳的过去和现在,对台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李镇邦则表示,“台湾有事”的口号主张在台海两岸爆发军事冲突的情况下,美日(主要是日本)应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这种主张假定了一个虚构的时间点,存在着没事与有事的分裂,因此忽略了台湾与中国大陆从未存在着没事的状态,相当一部分的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主张两岸统一,因此“台湾有事”作为一种新发明的政治修辞,有特定的目的和受众。
此外,参与台湾“钓鱼台教育协会”研究计划的李镇邦,也从台湾渔民的视角提出看法。他表明,在过去的40年间,台湾的渔民,特别是南方澳和苏澳地区的渔民一直承受着“有事”的状态,因为日本官方对钓鱼岛附近和台湾东部海域的主权宣称,台湾的渔民遭遇了经济和社会上的重大损失,在广阔的海洋上寻找不被驱离的缝隙,这种特殊的状态塑造了渔民特定的政治态度与认同,也对新造的“台湾有事”修辞有自己的解读。
日本军备扩张徒增军事危机
冲绳方面代表,宫良麻奈美从日本自卫队以“预防台湾有事”为名,正式进驻石垣岛谈起。石垣岛居民已透过公投的方式表达不安与反对,她质疑美日安保体系加强日本西南诸岛的军备扩充,究竟是要保护谁?
宫良麻奈美认为,日本自卫队在石垣岛强化军备,代表日本右派政客意识形态的展现,既有政客挑衅,又有媒体的偏差报道,反而增加了军事危机,且令周围邻国地区徒增困扰,又有谁来负责呢?
小松宽回顾了冷战时期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历史,表示美日台至今陷入了“同盟困境”,台湾在国际上有被抛弃的不安,而冲绳则有被卷入战争的不安,台冲可称之为“命运共同体”。
小松宽建议,冲绳应作为亚洲和平的桥梁,借镜“国际废除核武运动”(ICAN)举行和平首长会议经验,他还举了马英九政权于2012年提出的“东海和平倡议”为例,主张“对话”不是“示弱”的表现,当事地区可以发表宣言形成国际舆论,表明东亚区域和平不应倚靠武力,停止煽动好战氛围,进而促成国际规范。
对话踏出和平行动的第一步
与会听众透过提问单的方式,询问与谈者关于俄乌战争对“台湾有事”的借鉴之意。
张钧凯回应,两岸是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与俄乌两个主权国家的性质并不一样,而且中国并非俄罗斯,习近平也不是普京(Vladimir Putin)。俄乌战争应该透过和平谈判方式寻求解决,但英美两国先前却两度阻断了和谈的机会,如今美国有意在台海复制乌克兰“全民皆兵”的经验,而欧洲则开始寻求战略自主,“和平不会自己掉下来”,台海周边地区也应该要有自主的和平主张。
座谈会主持人、媒体工作者津田大介最后做出结论。他表示,大家应该思考到底为了谁强化军备?又是谁因此得到好处?当事人持续发出反战的声音,而且是从并非高高在上的人民角度传递出去,“对话”是行动的第一步,从台冲两地的情感结构可以产生感动和共鸣。津田大介振奋地呼吁,“为和平努力!”
“不让‘台湾有事’发生·冲绳对话项目”由哪些人士发起?
新川明(冲绳时报前社长)、泉川友树(冲绳大学地域研究所特别研究员)、上里贤一(琉球大学名誉教授)、冈田充(媒体工作者)、冈本厚(岩波书店前社长)、我部政明(琉球大学名誉教授)、神谷美由希(ZELO冲绳共同代表)、高岭朝一(琉球新报前社长)、谷山博史(日本国际志愿者中心前代表理事)、玉城爱(全冲绳会议前共同代表)、本田善彦(日本在台媒体工作者)、前泊博盛(冲绳国际大学教授)、元山仁士郎(“边野古”县民投票会前代表)、与那霸惠子(名樱大学前教授)等。项目协办单位:琉球新报、冲绳时报。
“不让‘台湾有事’发生·冲绳对话项目”第一回座谈会有哪些人士与谈?
台湾方面:林彦宏(财团法人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思慎(天主教辅仁大学教授)。冲绳方面:高岭朝一(琉球新报前社长)、山本章子(琉球大学准教授)、神谷美由希(ZELO冲绳共同代表)。回应人:冈田充(媒体工作者)、本田善彦(日本在台媒体工作者)、宫城荣作(冲绳时报编集局长。第一回座谈会于2023年2月12日在冲绳时报大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