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选】宗教在选举:教义能够争取选票吗?

撰文: 袁恺勋
出版:更新:

台湾──华人世界中以民主选举闻名的这座岛屿,投票率常在七成以上,选举时旗帜、看板、宣传车满街都是,黄金时段中最受欢迎的节目是政治评论节目。台湾同时也以宗教自由闻名,2,300多万人里超过八成属于某种信仰,庙宇数量超过1.5万座,密度全球第一。

让人好奇的是,选举与宗教,这两者之间仿佛隔着一层若即若离的关系,政治人物往往走访宫庙拜票,教会人士也不吝于给予候选人支持,但这一切都保持在一种审慎的距离感中:政治人物总要避免给予宗教太多承诺,宗教人士则必须小心不同政治立场的信徒反弹。

台湾副总统陈建仁(左三)是梵蒂冈册封的天主教徒。(台湾总统府提供)

出世的宗教与入世的选举

2015年,以宗教领袖“妙天”信徒为核心筹组的“民国党”,是拥有宗教背景的政党中少有的高调,还获得台北市长柯文哲的站台支持。然而,尽管妙天号称有数十万信徒,但在2016年的立委选举中,民国党提名的候选人仍然全数落选,仅在2018年的地方选举中保住3名议员席次。

妙天于2018年成为新政党“国会政党联盟”的主席,2019年民国党也并入国会政党联盟,被视为宗教进一步加强世俗影响力的情况。然而,包括国会政党联盟在内,有宗教背景的政党如安定力量、宗教联盟等,长期民调都在0.5%以下,无法与主要政党比拟。

台湾尽管宗教繁盛,反过来说,也就是没有一个决定性的强势教派。所谓“佛教四山头”、“道教三宫殿”,基督教也有新旧教、灵恩派、摩尼派种种分别;何况传统民间信仰中,也没有一个能够提供信徒政治意见的所谓“教组”的存在。

在台湾人的传统视野中,宗教仍然是“出世”、应该“上山修行”的,为政治人物“站台”、“背书”,还可以当作为信徒“指点迷津”,但若要亲身在俗世的“选战”中冲锋陷阵、互相叫骂,那可就大大偏离了“清高”的宗教形象。

妙禅(上图左)是新兴宗教领袖。(Facebook@妙禅师父佛教如来宗如来精舍-唯一正式fb粉丝团)

同婚公投是宗教在选举的胜利吗?

2018年11月的台湾公民投票结果,“以《民法》保障同性婚姻”以338万票对694万票不予通过;反观“以《民法》婚姻以外其他形式保障同性生活权益”以640万票对407万票通过,这被认为是台湾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一次挫败,以及反同婚阵营的胜利。

在台湾,反同婚议题长期以来由特定宗教背景的团体所倡议,因为其教义反对同性恋行为。因此有人认为,这次公投结果代表宗教影响选举、宗教介入世俗的一大胜利。果真如此吗?

根据台湾内政部于2005年的调查,台湾宗教信仰中以传统佛教为最多,占35.3%;其次是传统道教信仰,为33.2%;再其次是包含儒教在内的泛民间信仰,约占10% ;然后才是基督教,新旧教加起来不过3.9%。

尽管是2005年的调查,但即使是最近十余年中成长最为快速的伊斯兰教(主要由于外劳与新移民将信仰带入之故),目前也仅约不到1%,只与其余较知名的新兴宗教相当,故宗教信仰板块并无大幅移动。

就算再把类基督教的新兴宗教也计入,全部泛基督信仰在台湾绝不会超过10%,再怎么团结一致,也不可能投出300万、400万、甚至700万票的数目。

宗教介入选举有其限制

事实上,在公投结束后,台湾立法院在《民法》以外另立保障同性共同生活的法律(俗称《同婚法》),而反同婚的特定宗教阵营却无法以符合“700万民意”的能量继续组织反对活动。

换句话说,特定宗教即使能够借着选举来冲高一时的声量,但是当选战尘埃落定,宗教的活动能量也就同步回落“正常”水准,无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了。显然,台湾宗教要介入选举,也就只能像这样,用议题式的带动,而不能像传统政治人物的“一呼百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