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幽灵婴儿”迫近600宗 至少23死 弃婴问题如何解决?
韩国的“幽灵婴儿”事件持续发酵,当地警方7月6日表示,截至5日下午2时,全国各地政府一共接获664宗同类事件的举报,警方接手调查其中598宗,证实其中23人已经丧生。这些被称为“幽灵”的无户籍婴儿只有医院的出生记录,却未被登记出生,到底这个问题从何而来?又有没有办法解决?
揭发今次事件的导火线,源于6月底在水原一个住宅内雪柜发现2具婴儿尸体,保健福祉部事后宣布全面普查未落户婴儿,对象包括2015至2022年出生但未办理出生登记的2,123名儿童,有关工作预计在7月7日完成。
而在警方调查的598宗举报中,有540人仍然下落不明,23人证实丧生,当中包括水原事件的2名婴儿,另外10宗死亡个案则可能涉及犯罪而继续调查。
对于“幽灵婴儿”的问题,有涉事家长直言,新生命看来非常虚弱,抚养孩子只会加重经济负担,于是向出生只有数天的亲生骨肉下毒手。
通报新生婴儿制却有反效果?
韩国国会日前通过法案,规定医院需要向所在地政府通报新生婴儿数目,代替现行的父母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登记的做法。不过有专家认为,如果孕妇不希望披露身份,她们或选择在医院以外地方诞婴,与立法的原意背道而驰。
《东亚日报》指出,当局应推出更多保障新生命的制度,堵塞“幽灵婴儿”问题的盲点,例如仿傚德国及法国,容许孕妇以匿名方式入院诞婴,再向院方移交新生命安排领养。
不可弃婴的“弃婴箱”
报道亦称,美国得州在1990年代后期实施的《安全港法》(Safe Haven Law)亦是韩国可以借镜的对象。得州当时根据该法案推出弃婴箱,妇女可以透过匿名方式,向公营部门弃婴而无需负上民事或刑事责任。
美国非牟利组织“全国安全港联盟”(NSHA)的数据显示,由该法律生效到今年6月,一共接收4,414个新生命。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亦反映,在2008至2017年之后的平均杀婴率,比1989至1998年法律生效前下降超过一成。
韩国虽然设有弃婴箱,惟它们都是属于私人性质,而且根据现行法律,将新生命放在这些弃婴箱的妇女可能面临起诉,因此这是韩国政府需要正视的一大问题。
正如刚才提到,有父母以经济理由狠心放弃新生命,韩国政府应加强宣传福利计划,让有需要家庭获得家务、卫生保健、心理等方面支援,避免类似水原的悲剧再次发生,亦有助民众愿意孕育新一代,舒缓人口老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