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为何突然提出赴北京谈判 专家分析弦外之音

撰文: 王忠会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2月31日表示,他将在1月15日与中方签署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将于“稍后”前往北京,就美中贸易协议的第二阶段展开谈判。专家对此分析解读。

中美12月13日正式宣布双方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协议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媒体评论称,中美第二阶段谈判可能会更加艰难。图为2019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在白宫会见赴美谈判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左)。(VCG)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31日上午在Twitter发文称,他将在1月15日与中方签署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仪式在白宫举行,中方将会派出“高级”代表出席。但特朗普并未具体点名。

特朗普还承诺,他将于“稍后”前往北京,就美中贸易协议的第二阶段展开谈判。

《华尔街日报》12月31日报道称,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未涵盖一些重要内容,这些领域包括北京对中国产业的补贴,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以及美国声称的“强迫技术转让”等。

美中第一阶段协议的具体措辞尚未披露,这在谈判中很常见。尽管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表示,有关采购的一些细节将是保密的,但预计协议文件将在签署后公布。

↓↓↓想了解2019年来中美贸易谈判详情,请点击放大观看:

+8

这些问题本来是美国对中国不满的核心所在,现在要留待今后解决。贸易专家认为,这是特朗普强调他将飞往中国推动谈判的原因之一。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中国问题专家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特朗普似乎认为,美中贸易谈判的动力比中方所认为的要大得多。他说:“要在使双方产生分歧的根本问题上达成协议,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31日发表一篇报道,指出美中谈判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原因,即北京对产业的补贴。

金融专家表示,中国政府对钢铁产业、造船产业和石油产业等领域的直接和间接补贴投入超过了年度产出的3%。中国政府这样的做法使得美国公司难以与其竞争,这也是中美贸易谈判难以取得显著成果的原因之一。

参与美中谈判的人士说,第一阶段协议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执行。双方将努力通过三轮谈判解决争端。如果协议未能执行,美国可以采取莱特希泽所说的“适度反应”,也就是说美国可以重新征收关税。

这份长达86页协议的具体语言目前正由翻译和法律专家研究。贸易专家说,即使措辞是无懈可击的,北京也可以通过退出该协议或指责美国没有诚意来进行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