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在港人权法专家表忧虑 纽国教师上街:支持正确的事

撰文: 许懿安
出版:更新:

来自新西兰的塔什・史密斯来港1年,现职英语教师。她有参加今日以及周日的示威因为她认为在港新西兰人在《逃犯条例》跟前,尤其脆弱。

她说:“我们是一个小国,民众遍布全球。我们有前瞻思维以及尽力去支持对的事。外国人如做出任何反华的事就会变得脆弱。倘若他们做出任何看来是罪行的事,所有人都会处于危险。”

塔什说居港外国人普遍的感觉不是恐惧,而是愤怒:“人们非常致力于抗争。”

她周三在立法会,是有份导致议员无法进入大楼的其中一员。她接受新西兰新闻网Stuff访问时表示,她会继续“占领大楼附近的道路,直至被强行带离为止。”

她说对于新西兰方面无甚表示感到失望,尤其是在政府周二拒绝中国要求引渡一名涉嫌谋杀的韩国男子之后。新西兰上诉法院周二(11日)下令司法部重新考虑是否引渡谋杀案疑犯到中国。法官温克尔曼(Helen Winkelmann)在判词表示,虽然中国有向新西兰作出多方面保证,但认为疑犯引渡到中国后仍有机会面临遭受酷刑的风险,又担心疑犯未能于中国接受公平审讯。

塔什说:“我为阿德恩(Jacinda Ardern,新西兰总理)迄今什么都没说而感到意外。”

逃犯条例:示威者6月12日在立会大楼外与警对峙。来港一年的新西兰女教师塔什・史密斯(Tarsh Smyth)也是其中一员。(路透社)

专家:在港澳大利亚人 要想想风险预测

现于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卡伦(Richard Cullen)表示,在港澳大利亚人没理由要深感忧虑,因为中国在提出引渡要求时有举证责任,证明它的性质不涉政治。他也认为中国不太可能企图进行“上钩调包”(bait and switch)——即是对个别人士就某罪予以指控,然后在中国以另一控罪起诉他或她——因为这样会损害中国的信誉。

身在香港的国际人权法专家亨德森(Simon Henderson)认为人们担心是有其原因:“任何澳大利亚人都应想想他们身在这区的风险预测。在它(条例修订)写进法律之前,我们不会知道它的全面影响,但事实上它写进法律就是本质上有问题。”他还说,英国外相、美国国务卿都愿意就此说话,但澳大利亚看来比较沉默。

他说:“你身在香港,你在做一些跟中国相关的事……我们有大型律师行、金融服务公司——这跟你是否效力大公司无关。看看胡士泰(Stern Hu,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高层)的案件,审判方面有重大问题,包括他所犯下的罪行不明确以及秘密性,导致他被监禁数年(9年)。”

亨德森说:“谁知道它(中澳关系)或会怎样恶化,以及中国会否在寻求从香港引渡澳大利亚人时进行报复。”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