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法院质疑中国法治 疑犯引渡后或面临酷刑 难确保审讯公平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新西兰上诉法院周二(11日)下令司法部重新考虑是否引渡谋杀案疑犯到中国。法官温克尔曼(Helen Winkelmann)在判词表示,虽然中国有向新西兰作出多方面保证,但认为疑犯引渡到中国后仍有机会面临遭受酷刑的风险,又担心疑犯未能于中国接受公平审讯。
疑犯金京烨是在韩国出生的新西兰居民,他涉嫌2009年在上海杀害一名20岁中国女子后潜逃到新西兰,中国其后寻求新西兰当局引渡疑犯回中国受审,新西兰在2015年表示同意。但新西兰上诉法院基于人权问题,下令当局重新考虑这宗引渡案。
案情指,中国曾应司法部要求,就酷刑、法外处决和能否接受公平审讯要求作出保证。但法官质疑,谋杀案嫌犯金京烨引渡到中国后仍有机会面临酷刑。司法部长认为,特定因素如审讯地点,会减低金京烨面临酷刑的风险,法官反指目前缺乏相关证据,质疑有关论点。法官提到,在中国,酷刑依然普遍存在,而且难以监察。
法官也质疑,金京烨在中国或未能接受公平审讯。她表示,中国保证会按国内法对金京烨展开聆讯,并不代表嫌犯能够按国际法赋予的权利,在独立法庭接受聆讯。法官指,按眼前的证据,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将维稳和控制罪案置于程序权利之先,而且受政治影响。
金京烨的律师埃利斯(Tony Ellis)形容判决是人权的胜利,重申新西兰不可相信中国的保证,指中国声称在案中找到35名目击证人,但从来未获准盘问证人。
新西兰法院下令政府重新考虑是否引渡谋杀疑犯到中国【逃犯条例】澳大利亚外交部:密切关注情况 查明对在港公民影响【逃犯条例】美国务院:非常关注修例 应全面征询意见【逃犯条例】英国会举行紧急质询 伦敦:强调维持一国两制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