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莫迪派糖有原因 民望大跌失业率新高 如何挽狂澜?

撰文: 王海如
出版:更新:

印度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周五(1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加码“派糖”予农村居民与中产人士,当中与快将在5月举行的大选不无关系。
执政5年的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连任之路亮起红灯。《今日印度》上周六(1月25日)公布民调,莫迪民望由2017年高峰时期的65%支持度,大幅下滑至46%。
失业率高企、农业经济积弱等问题触发民怨四起,虽然莫迪所属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PJ)预料在大选仍然有机会成为第一大党,但未必足以取得逾半数支持,或需要跟反对派筹组执政。
究竟莫迪当前面对最大难关是什么?政府又推出什么举措,以图挽回劣势?

废钞政策触发不满

最有机会挑战莫迪总理之位的对手是国大党(Congress Party)主席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随着莫迪民望不断下滑,此消彼长下,甘地的支持率由两年前的10%大增至34%。

莫迪何时开始面临信心危机?归根究底是其推出多项不甚欢迎的新措施。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声称为了打贪,宣布废除国内的500及1000卢比纸币;之后又推出税改,让小企业及商贩叫苦连天,多间工厂关闭。

2018年12月,人民党在地方选举遭遇大败,率先反映执政党管治危机。而当局迟迟不愿公布的全国失业率数字,亦正好呼应是次选情。

印度5月大选:反对派领袖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是莫迪总理的有力对手,两年间他的支持度增加24%。(Getty Images)

“人口红利”失效 年轻人失业率高

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一份外泄政府报告指,印度最新失业率是6.1%,是1972至1973年有纪录以来最高的一次。2011至2012年度,失业率只有2.2%。这批失业大军当中,以15至29岁的年轻人比例尤为高。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惟印度就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大国,65%人口年龄均在35岁以下。过去多年,年轻劳动力被推崇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马力”。理想的情况下,每年逾千万新鲜人投入职场,推动消费,从而带动经济腾飞。然而,这道“人口红利”方程式并不奏效。

印度经济及官僚架构并不鼓励创业或创造就业,繁复的监管条文以及缓慢的改革窒碍经济发展。2016年废除500及1000卢比纸币政策,遭受不少非议。这两款面值货币本来占了流通货币的86%,对于十分依赖现金交易的农户及小商贩尤为重要。部分小企业因为一时周转不灵而倒闭。年轻人首当其冲,成为被辞退的一群。

印度5月大选:距离大选不足半年,莫迪政府频频出招拉拢选民。政府2月1日推出新法,限制亚玛逊等电商割价式倾销,以保障本地小商户。(Amazon India/Facebook)

国民派糖、规管外商迎选战

为了迎战5月大选,莫迪政府已经采取或考虑推行多项民粹措施,争取农民、中小企老板及其他贫穷人口的支持。

这些“倒钱式”举措包括更改销售税规则,再额外豁免200万小商户交税。路透社报道,政府同时考虑向他们提供低息贷款、免费意外保险等“福利”。

农业界别亦是莫迪政府重点拉拢对象。彭博社指出,印度13亿人口当中,大约8亿人直接或间接依赖农业为生,因此成为最有“牙力”的选民。政府正考虑向他们提供直接补贴或免息贷款。

选战当前,美国网购巨企亚马逊(Amazon)及沃尔玛(Walmart)旗下的印度网购平台弗利普卡特公司(Flipkart)亦成为印度政府整治目标。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报道指,周五(2月1日)起,当地推出新法,禁止国内网购平台割价式倾销,以及销售自己公司有份投资的产品,以保障小商户及零售商的利益。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