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洞朗对峙 常忧兵封咽喉 印度总理莫迪眼中的东进政策

撰文: 杨紫微
出版:更新: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在周六(8日)发出公告,提醒在印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密切注意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虽然公告未达旅游警告级别,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德国汉堡G20峰会非正式会面后一日出现,再加上近日中印军队在锡金段交界对峙,时机引起舆论猜测双方关系去向。

中印双方在边境问题上再起争议。图为示意图。(网上图片)

    锡金是什么?

锡金本来是一个独立国家,在1861年和1950年先后曾沦为英国和印度的“被保护国”,直至1975年印度正式吞并锡金,变成印度的第二小邦份。2003年,印方承认西藏属中国的领土,而中方亦正式承认锡金属于印度一部分;2005年及其后出版的地图亦将锡金列入印度国土,国际间再没有承认其独立地位的政府。而今次及中印冲突地点洞朗(印方称多兰高地)位于锡金段上,夹在不丹和印度之间。
洞朗地区(印称多兰高地)位于不丹、锡金中间。(网上图片)

中方表示,印度边防人员在6月18日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建路工程。而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多次以书面形式对此予以确认,承认双方对锡金段边界划定并无异议。

6月26日,中印双方军队在洞朗地区对峙后,中方以安全问题为由关闭乃堆拉山口(Nathu-La Pass)的朝圣通道。乃堆拉山口位于洞朗地区西北部,是中印的2014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访印期间宣布,开启乃堆拉山口的作为朝圣路线,方便印度信徒前往圣湖及朝圣。

印方则反指,是中国军队先于6月6日在洞朗地区以推土机摧毁印度两个军事碉堡及阻碍部分印度信徒前往普兰县冈仁布钦山(Kailash Mansarovar Yatra)朝圣。值得一提的是,中印双方的冲突并非发生在中印、而是发生在中国与不丹的边境。

中国外交部早前提供证据,指印度军队越境闯入中国境内。

印度军队遂于6月25日越过中国划下的边界,进入洞朗妨碍中方建路工程,其后印度外交部声明指,中方工程向不丹国界延伸,指行动是“应不丹王室要求”,换言之越界是代不丹出头。

不丹成兵家必争之“友”,中印互相制肘,阻止对方拓展影响力,尤其是在南亚地区的话语权。

对印度来说,不丹之所以不可或缺,是因为印度的软肋--俗称“鸡脖”的西里古里走廊(Siliguri Corridor),距离今次冲突事件发生的洞朗地区只有80几公里,如果与不丹联手,中国便可以轻易派兵“割喉”,切断东印度与西印度的连系,届时东北印度将变相成为印度飞地。

2016年9月8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印度-东盟峰会。(VCG)

   不再东望 向东进击的印度

印度与中国间僵持不下,除了锡金段的边境纷争外,还有属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穿越印度与巴基斯坦有主权争议地区喀什米尔,印方多次强调这属侵犯印度主权行为;而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失败,全因中国动用否决权阻止印度加入,被视为阻止印度扩展势力的表现。

印度要与中国在亚太地区争夺话语权,印度背靠美国之余,更要拉拢东盟十国。印度外交部长Sushma Swaraj周六(8日)指出,印度与东盟之间的对话关系已迎来第25年,亦已建立5年的战略伙伴关系,又强调双方有“共同价值和相同命运”。印度2014年在缅甸举办的东盟峰会中,宣布将“东望政策”(Look East)改为有导向性及重视行动的“东进政策”(Act East)。印度在与中国争端的敏感时刻,邀请十国领袖参与印度2018年的共和纪念日的阅兵仪式一举,被视为莫迪政府落实执行东进政策的一大步。

除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汶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及越南国家领袖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及阿联酋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同被邀请为重要嘉宾。

自从5年前东盟与印度进化成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后,印方开始“追回进度”,在与东盟盟友的外交关系上加强战略内容,包括国防及保安连系。印度外长又表示,在东盟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情况下,“航海自由和尊重国际法极其重要”,同样地,印方“对与东盟加强海上合作关系方面态度坚定,以实现海路贸易的完整潜能”,对南海争议的立场昭然;而东盟中有四国曾与中国就南海问题出现争议,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汶莱;印度要与中国抗衡,就需要与敌人的敌人成为盟友。

印度对华态度渐趋强硬。(VCG)

   对华姿态更强硬 防守变进攻

印度加强落实东进政策,更意味着印度对中国的外交路线,正式由奉行数十年的“防守姿势”变成口中所说的“平等而克制的进攻姿势”。印度政治分析师Uday Mahurkar在他的新书《与十亿人同行:莫迪政府的中期分析》(Marching with a Billion: Analysing Narendra Modi's Government at Midterm)中,除了点出印度对华的外交姿势变化外,更指出为何印度人认为,软外交对中国是行不通的。

除了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战争以及1967年的中印边境冲突外,在印度人的眼中,1950年代,美国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任常务理事国,但印度却反过来在部分西方国家的反对声下支持中国;到今天印度未能加入常任理事国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对印度的敌意,他们遂认为投桃报李在中国身上并不可行。

总理莫迪对华态度日渐强硬,2016年时前往杭州G20峰会前,宣布向越南政府提供5亿美元国防开支贷款,加强两国防卫关系,变相在南海争议问题上表态。而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论坛中,30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政要聚首一堂,唯独不见印度。印度外交部随后发表措词强硬的声明:“没有国家能接受一个对它的主权和国土完整性一律无视的计划。”指的正是一带一路主打之一的中巴经济走廊穿过了喀什米尔一事。

印度外交官指,“在双方关系中,决不容许分歧变成纠纷”。(网上图片)

然而,一场中印的战争是否无可避免?在6月初时,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Bipin Rawat)曾扬言,印方准备好面对“2.5战线”(two and a half front war),针对中国、巴基斯坦及国内分离势力,并指印度有有效机制“拆弹”。“即使总理莫迪曾说40年来中印边境连一颗子弹也未射出过。”拉瓦特说。他最后又说印度军队的准备并未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然而,印度外交官S. Jaishankar周二(11日)在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一个演讲中,回应有关中印军队在洞朗地区的冲突事件时表示:“如何处理事件是对我们成熟度的一个测试。(我们)过去已应对种种不同情况,我看不见任何处理不了此事的原因。”似乎有意淡化是次冲突。他又指,南海争议与今次冲突无法比拟,前者“本质上处于一个更广泛的国际背景中。”

对于中印未来发展前景,他表示:“巨大的争议在于,随着两个极度相似的国家一同崛起而带来的机遇与风险。”而双方的分歧则来自对于“令人担忧”的贸易逆差、开放市场、核武器及国界等的态度,“事实是,今日中印关系是多面性的。”

Jaishankar提及中印双方领导人在6月时在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合组织(SCO)会议时会面一事,他指二人“在两个重点上达成共识”,分别是“在全球局势动荡下,中印关系是其中一个稳定因素;而在双方关系中,决不容许分歧变成纠纷”,又指“这个共识突显了战略的成熟度,两国必须继续接近对方。”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