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民众冀疫后续用健康码? 胡锡进质疑官媒报告:它应当休眠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一则刊登于官媒《人民日报》旗下“国家治理周刊”的报告指出,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希望健康码在后疫情时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卫生健康、城市治理、交通出行和文旅娱乐领域。
不过,《环球时报》前任总编辑胡锡进就发文提出质疑,他指健康码的角色应该专事防疫,“疫情过后它当休眠”。不过他过后就将相关言论删除。

胡锡进指健康码的角色应该专事防疫,“疫情过后它当休眠”。(视觉中国)

上述报告名为“疫情后的健康码可能变得更有用”,其中指出,超九成受访者申领了健康码,对健康码的使用感受整体较好。并指健康码的开发和推广成本巨大,因而受访者希望继续更新和扩大使用范围,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报告结果是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回收到的效问卷5928份所得。

但对于报告得出的结论,胡锡进周四(29日)凌晨在微博发文,直言自己怀疑调查的科学和准确性,以及不相信访问结果契合真实的公众意见。

他续指,健康码是中国抗疫的一个数字化管理成果,也是创举,应当说起了很积极的作用。但它的角色应该专事防疫,不应向其他领域延伸。疫情过后它应当休眠,一旦有新的疫情出现可迅速激活,重新投入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胡锡进发现相关报告是两年前旧闻后急删帖毛病为不严谨诚恳道歉。(视觉中国)

他称,健康码意味著一个庞大管理系统,在社会上运转需要大量人力参与,这样特殊的专项人力投入,以及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只有在面临重大防疫挑战时才有必要。“这样的特殊情况不应常态化,我们的社会管理也并非越细致越好,而是要追求实度效的最佳统筹。我们不应让防疫期间的一些高强度管理和动员措施惯性向疫情后社会过渡,那样不利于合理使用公共资源,也不利于社会活力的全面恢复。”

不过,不久之后胡锡进又补充指,“这是个两年前的调查。昨天夜里我看到图片后,担心是旧货新炒,特意上网查看,确认了是中国网当天发的帖子,遂发出此评论。”他还为自己的不严谨诚恳道歉,并删除了上述贴文。但他就强调,很多人不希望健康码延伸功能并且常态化,希望管理者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