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张文宏“与病毒共存”被批令人诧异 变相成政治批判?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上月底在微博发文,指出疫苗无法消除疫症,世界要学会与病毒共存,惟前卫生部长高强却不点名批评张的主张“令人诧异”,应该坚持“清零”目标和严防境外输入。
近日,内地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宁毅先后发文,支持张文宏“与病毒共存”的说法。同时,网上广传由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发表的一篇文章,内容指出医生是整个社会的底线,当他们向公众讲出事实时也会面临危险,此时就会变成公共知识分子,“所以不难理解,现在对张文宏的批判,其实就是政治批判”。

7月29日,张文宏在微博发文,并提出“与病毒共存”论。他指出,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新冠病毒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病毒共存,但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回答,相信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8月7日,高强在人民日报旗下的《健康时报》撰文,质疑人类和病毒共存的说法,批评英美的学者专家将责任推到病毒变异身上,是为了掩盖政府抗疫失策和卸责,更不点名指“一些专家建议国家考虑与病毒长期共存的策略”是令人诧异。

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发表的文章称,从体制内话语来看,高强在人民日报旗下的《健康时报》撰文,该文当然不代表人民日报观点。通常能够代表人民日报的是“人民时评”,尤其是不署名的社论。不过,不少人在传播高强的文章时,都在前面加上“人民日报”四个字,“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的人,都知道这在中国意味着什么”。

文章指,人民日报应该要发布声明否认高强一文是代表“本报立场”,但显然对方不会发声明,而是任由大家带上“人民日报”的前缀传播,“这是行为艺术,也是政治。本来没多少人,传得多了,也许就真的成了‘人民日报说的’”。

文章指出,在过去几年,人文社科领域的著名教授,还有记者和律师,慢慢把网络阵地让给“对手们”;作家和记者向读者投降,律师向违法投降,老师向学生低头。

文章指出,医生有先天优势,他们和意识形态无关,守护的是知识的底线,治病救人;不仅是大家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整个社会的底线。不过,有良知的医生会发现,当他们开口说话,表达超出自己科室的事情,向公共发言,讲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也同样面临危险。此时,他们就是标准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因此对张文宏的批判,其实就是政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