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3岁员工猝死 官媒发文引马克思吁“勿拿命换钱”

撰文: 谢佳鑫
出版:更新:

中国央媒近日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这一言论很快网民指,“你当我们乐意吗”。

中国民众很少有人不知道“拿命换钱”不可取,但或许同样很少有人能不必“拿命换钱”。(视觉中国)

官媒中央电视台于1月4日就此前的一次投票结果发表评论称,“我们都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

这段评论被认为是针对23岁的拼多多雇员加班猝死一事,该事件由于拼多多企业账号在1月4日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言论而发酵,而中国央媒这一评论在部分中国网民看来却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嫌。

央媒的这一评论很快引发了网民对于“996”(即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工作6天)制度等方面的讨论。有人直接反问道,你当我们是自愿的么?

一位张姓律师就在微博上发文表示,律师行业里2020年也有猝死的,其中有些也很年轻。他们也想早九晚五周末陪娃,但是房贷谁还?医保能解决对大病的担忧么?孩子上学的时候学费如何解决?

有些评论更是直言这一问题不是靠着什么媒体的评论可以解决,而是要有来自国家层面的监管,不能靠着发文、发鸡汤来指望企业家们自己反省。

相关评论中还引述了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话来强调这种监管的重要性,评论称:“资本的经常趋势就是把工作日延长到体力可能达到的极限。一个人如果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如果不对资本加以限制,它就会不顾一切地把整个工人阶级投入这种极端退化的境地。”

即便由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深知不可拿命换钱的道理,但大多数对此类现象的分析最终都只能无奈地承认这种疯狂加班的现象很难得到避免,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

互联网技术专家陈皓对此解释称,中国互联网公司对流量的渴望和不安全感非常严重,以致于每家公司都在拼命地抢流量,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抗就变成了比谁更快、比谁干的多、比谁更能加班、比谁更能吃苦。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成了员工能接受何种程度的加班,乃至加班致死完成的工作量与公司可以给付的赔偿金何者更有价值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