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大财外交”适得其反 北京多管齐下引导中缅关系
时值中缅建交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17日至18日访问缅甸,为其新一年首度外访,也是20年来首次有中国元首访缅。外界估计习近平此行将签署两份协议,涉及推进皎漂港项目,并且就缅甸对华出口牛和农作物,签署谅解备忘录。
在众多“一带一路”国家之中,缅甸的对华交涉早就超过招商引资的范畴,突显所谓“不讲政治”的发大财外交,只单纯依靠“政府对政府”关系,到了某一个限度就不再管用,甚至适得其反。
中国反省“兄长式”手法
自从2010年缅甸政改,民选政府上台,对中国在缅项目的质疑之声也愈来愈大,有基建工程被喊停,有矿场被关闭,其中又以密松大坝水电站最引人注目。缅方以保障环境和居民生活为由,于2011年搁置该大型项目,至今仍未重启,成为双边关系未能拔除的一根刺。
皎漂经济特区是中缅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其深水港计划将可卸载中东原油,再经跨境油管输往中国,从而减低北京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和风险。该项目于2015年底由中资中标承包,至2018年11月签署框架协议,如今仍因环评和局势不稳而停滞不前,更有传美国“提醒”缅方小心债务陷阱,从中作梗。
“财可通神”这句话讲得简单,但在现实政治的庙里,“神”可以有好多位,弄错了对象或拜错了方法,就只白添香油枉烧钱。2015年,云南社科院东南亚问题专家熊丽英在“大公网”撰文,便指中国反省以往“兄长式”的外交手法,并呼吁中国企业尊重缅国民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和提升透明度。
中方牵线助解罗兴亚问题
据2019年1至9月中国商务部数据,中缅贸易额135.4亿美元,同比计增长17.9%,其间中国对缅出口88.7亿美元,自缅进口46.7亿美元,同比计分别增长11.6%和32.0%。可见几年下来,尽管旗舰项目遭遇阻碍,以经贸为主的外交策略依然行得通走得稳,只不过要更上一层楼的话,就要政治上更进取了。
🔑中缅领导人近年多次交流🔑
过去的小挫败其实反映,所谓“经济决定论”其实流于表面,首先不同持份者有各自利益和关注点,然后是如果不能确保地方情势稳定,任何开发项目都无从谈起。有见及此,当近年缅甸北部陷于民族地方武装冲突,北京便积极参与斡旋,尽力保持双方停火。
另一方面,缅甸现正因罗兴亚人问题,饱受国际社会压力,又因难民涌入邻国孟加拉,导致两国关系转差。北京是少数公开支持缅甸政府的大国,并筹组中缅孟三国外长非正式会议,于去年9月达成共识,同意成立中缅孟联合工作组机制,负责具体落实遣返相关工作。
解放军边境“集结”或“演习”
骤眼看中国只要运用自身影响力,就足以稳定局势,但宣传背后却暗藏复杂的互相计算。《纽约时报》2016年的报道引述“缅甸高级官员”,指缅北武装冲突之所以于2015年卷土重来,“要归因于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后勤支持和军事人员”,报道又称北京借由挑起“小麻烦”,推进在缅甸的“战略和经济利益”。
🔑2019年4月,多国派舰出席“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阅舰仪式”🔑
中国对缅不是单向施展影响力,个中考量有时十分微妙,例如上引《纽时》报道已过两三年,其间不时有缅军越界追击,甚至有炮弹落入中国境内,杀伤中国公民。对于这一类事件,中国对外交代事态时保持低调,但实际行动却是调派解放军到中缅边境“集结”或“演习”。
迄今为止,中国的外交手腕显然灵活,具慑服力之余拿捏到火候。在去年4月中国海军举行“建军70周年阅舰仪式”,缅甸派出“辛漂信号”导弹护卫舰参与典礼,反映两国在军事领域也多有合作,更体现中缅关系即使有暗涌以至暗战,依然不会影响双方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