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传统:赛神猪、猎鲸、狗肉节 掀文明与传统反思
在西班牙,斗牛及奔牛节正于各城镇热烈上演,以斗牛的血来娱乐观众,群众看得血脉沸腾。不过,当动保意识日渐擡头之际,我们不禁会问,这些所谓的传统是否还有意义和价值?其实,除了西班牙斗牛及奔牛节,世界各地仍然存在不少涉及动物权益的传统习俗,一直引起争议。随时代变迁,这些传统已不合时宜,理应加以取缔。
灌肥神猪 台湾清水祖师庙
农历初六是清水祖师诞辰日,台湾新北市三峡清水祖师庙每年都举办赛神猪活动庆祝。神猪被宰杀后运到祭坛上,庞大的身驱不禁令人哗然,成为祭典的焦点,吸引游客及信众争相一睹其“风采”。
传统祭神一般都会㓥鸡杀鸭,以牲口作奉献,祈求事事顺境。当地信众相信,神猪养得愈肥,代表对神明愈虔诚,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比赛。今年,冠军神猪重达1306台斤,约比一般猪重十倍!获得神猪比赛特等奖,象征一整年的好兆头,除了得到祖先眷顾,也是丰收、平安的征兆。
赛神猪一般需要一千台斤以上才能取胜,所以信众会不断灌食,令神猪身型日渐庞大;而为了防止热量流失,神猪被圈养在一狭小空间,限制牠们的活动范围,令牠们无法翻身及走动。由于身躯过胖,屠夫要以刀深深割入神猪的咽喉,让猪只在痛楚及惊慌中死去,受尽煎熬。
台湾当地动保团体批评神猪灌食与活宰过程极为残忍,呼吁各地庙宇停办,而近年已有庙宇改以其他形式进行祭祀,现时只剩下少于10间庙宇仍保留赛神猪传统。
尽管备受批评,但信众仍然对三峡神猪祭典这百年传统深信不疑,认为以虔诚的心灌饲神猪合乎人道,而动刀献祭前都会先举行庄严的仪式。他们都认为,即使外间不认同这传统,也应予以尊重。
一片血海 法罗群岛猎鲸传统
法罗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间,介乎苏格兰与冰岛之间。长久以来,岛上以猎杀领航鲸(Pilot whale)为生,作为粮食或制作其他产品。
渔民会驾船把领航鲸驱赶至海滩,当鲸鱼慢慢靠近浅水区时,在沙滩上等待已久的岛民会一涌而上,以绳圏套住鲸鱼身体,合力拉上沙滩,再以刀及鱼叉把牠们杀死。大量鲸鱼伏尸在沙滩上,海水瞬间染成一片血红,残酷画面令人惨不忍睹。
法罗群岛虽然是丹麦属地,而捕鲸在欧盟地区均属违法,但这岛却属自治区,因此获得豁免。捕杀领航鲸虽然是岛上逾400年的传统,但国际上多个动保团体都批评做法残忍,更曾有动保人士尝试到岛上阻止捕鲸活动,因而被捕。
由于缺乏天然资源,加上土壤贫瘠,法罗群岛居民主要依靠海洋资源,故认为捕鲸是充分利用当地天然资源,有助维持岛上食物生产量,减低进口食物所产生的碳排放。岛民指,领航鲸不属濒危品种,当地捕鲸活动既合法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捕鲸亦使用指定的方式及用具,尽量减低鲸鱼的痛楚。
因此,时至今日,岛民每逢夏季都会举行大型捕鲸活动,除保存这传统狩猎文化,亦视之为庆典。岛民认为这是历史的重要部分,是全家人一同参与的活动。岛民合力捕杀领航鲸,然后把鲸肉及鲸脂平均分配,亦展示了岛上的社会文化。
据法罗群岛官方报导,岛上每年平均猎杀约800条领航鲸。虽然有报告验出鲸鱼含有水银及其他污染物,长期食用或会影响健康,不过,大多数岛民表示仍会继续食用,坚守这传统。
同样血腥 日本太地町捕豚季
不幸的是,血染大海的画面并非法罗群岛独有。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海湾可说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海豚地狱”。以当地狩猎海豚为题材拍成的纪录电影《血色海湾》(The Cove),夺得201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揭示一幕幕捕杀海豚的血腥过程,引起国际关注,观众看后无不被这片血色海湾牵动情绪。
每年9月到翌年3月是当地的“捕豚季”,捕获的海豚除了有部分售予世界各地的水族馆,其余会直接于海中宰杀,制成食物。
然而,在面对国际谴责下,有日本人拍摄名为《海豚湾背后》(Behind the Cove)的影片,试图为自己的民族平反:八木景子透过该片,确认吃海豚是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亦是一种个人饮食选择,旁人应予以理解及尊重。她认为,《血色海湾》基于摄制队与居民言语不通,双方并没好好沟通,以致影片没有完全交待渔民捕豚的全部事实。八木景子更访问了《血色海湾》的导演及演员,希望以《海豚湾背后》平实地记录当地的捕豚传统。
争议不绝 中国玉林狗肉节
至于近年引来不少争议的玉林狗肉节,亦是备受争议的传统节日之一。狗肉节于上月(6月)夏至当日举行,今年同样吸引不少动保团体及传媒到场,《香港01》记者亦亲身到过玉林,了解当地狗肉市场的实况。(详见:【玉林狗肉节】示威者锐减 爱狗者指公安刁难 村民:来了会挨打)为了从刀口下拯救可怜的小狗,爱狗人士不惜从狗贩手上重金买下狗只,不过,有批评指他们是“好心做坏事”,令一班狗贩趁机图利,反而助长歪风。另一方面,玉林市居民亦以传统为名,捍卫于每年夏至吃狗肉的当地习俗,与其他具争议性的动物节日一样,他们都认为外间应予以尊重,不应干涉玉林的传统文化。
为传统冠上残酷的借口?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看他怎样对待动物。”这句出自印度圣雄甘地的名言,虽已被广泛引用,但是否意味着人类文明已与时并进,舍弃一些不合时宜、残害动物的传统习俗?这些备受争议的习俗,在动保意识日渐擡头的大环境下,获接受的空间愈来愈少,或许终有一日会抵不住时代洪流而被取缔。然而,要改变根深蒂固的旧思维亦非一朝一夕可达成,强硬取缔反而会引致强烈反弹,造成冲突,仍需依靠沟通及讨论,在传统习俗与尊重生命之间谋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