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24节气|三大养生重点宜养肝、健脾、补肺 附三大补肺穴位
雨水,是春季第二个节气,此时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天气以毛毛细雨为主,阴晴不定,寒热交替。雨水时节,春意盎然,草木萌动,正是大地回春的转折点,我们应该顺应春生之气,在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等方面去养肝、健脾、补肺。
本文作者:博爱医院萧智扬中医师
雨水养生三大重点
1. 养肝
雨水期间,天气阴晴不定,人的情绪受天气影响亦易变得喜怒无常;在五行中,肝属木,与春季相应,在万物生长的春季,人的肝气亦更为旺盛。若情绪不畅,暴燥愤怒,容易令本来旺盛的肝气变得亢逆,损伤肝脏。所以,我们应当陶冶性情,放松心情,保持情志调畅,才能更好的养肝。
运动方面,雨水节气日夜温差较大,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出汗太多而损伤津液,阴伤导至肝阳上亢,气逆亢进,引起情志和消化方面的疾病。散步、行山、瑜珈等运动可以放松心情,十分适合雨水节气。
作息方面,春天阳气开始生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我们亦不要贪睡,应晚睡早起,利用阳光增强体内阳气,有利于肝气升发,以驱散冬天的寒气和湿气;肝、胆经的休息时间为晚上11时至凌晨3时,建议晚上11点前就寝,早上6点后起床,身体才能自我修复及排毒。
2. 健脾
脾脏有喜温燥、恶寒湿的特性,雨水节气带来降雨,随之而来则是脾脏最为惧怕的寒湿之邪。当寒湿困脾,脾脏无法运化水湿,就会引起大量湿邪聚集而出现头身困重、浮肿、大便溏稀等症状,因此饮食上就更要避免生冷之物。
在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中,肝木克脾土,而春天本来就是肝旺的季节,所以在选择食材时应尽量抑肝扶脾,以避免肝气过旺侵犯脾脏。肝在味为酸,脾在味为甘,我们可少吃酸味,多吃甜味。甘味食物包括大枣、淮山、莲子、甘蔗等,烹饪时可多放这些材料。
3. 补肺
雨水是流行感冒多发的时节之一,邪气经常通过皮肤及毛孔去侵犯人体。肺脏主管皮肤毛孔,皮毛的抵抗能力强弱,取决于我们的肺气充足与否,类似现代医学所讲的免疫力。在雨水节气按揉以下三个肺经要穴,有助增强肺气,提升抵抗力:
补肺三大穴位
1. 云门穴
云气所出之门,意思是肺气由此而出。此穴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我们可以在早上将手掌放在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轻轻拍打,逐渐增加力度,直至微微发热,左右交替各200下。
2. 太渊穴
太渊是肺经的原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按在此穴上可以摸到桡动脉搏动。我们可以用拇指㧒摩大渊穴两至三分钟,按至有酸胀感即可,双手交替按摩,每天2-3次。
3. 鱼际穴
鱼,鱼腹,指大鱼际(拇指球肌群)所形成的隆起;际,指边缘。此穴位于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有止咳喘、利咽喉的作用,咳嗽不止时,用拇指按压鱼际穴大概一到三分钟,就能起到止咳的功效。
雨水时节忽冷忽热,建议大家不要过度减衣,中医理论认为寒湿之邪多由下半身入侵人体,因此需要重视下半身的保暖,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原则,做好下肢的保暖工作,就能预防春季疾病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