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大节聚餐|小心五类最易食滞食物 附三大食材消滞及消滞贴士
秋冬佳节将至,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不少人都会选择打边炉应节。但如果进食过量、过急,或吃了难消化的食物,就会产生饱滞感,俗称“食滞”,或见脘腹部不适,如肚胀、肚痛、嗝气、反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火锅时,哪些食物最容易导致食滞情况?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消食?怎么吃才能更易消化?选择火锅汤底时要按体质吗?本文将会一一剖析。
本文作者:博爱医院林集美中医师
从中医病机角度而言,饮食不节导致食积停滞中焦,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升降失常,上下不通,故觉脘腹胀满;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所以呃气、反酸、呕吐;肠腑传导失职,则见泄泻或便秘。
最易食滞五大类食物
1. 高脂肪
比起蛋白和淀粉质,脂肪需更长时间消化。食物在胃肠停留得太久,便会令人觉得饱滞。因此,除了避免过食肥腻及油炸食材,例如和牛、五花腩、动物内脏、响铃、生根、炸鱼皮等,也要注意汤底和酱料中的高脂陷阱,如沙嗲、麻辣、猪骨汤底,麻酱、沙茶酱、辣油等。
2. 豆类
豆类属高纤食物,且含不易消化的寡糖,需由大肠细菌进行发酵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容易令人胀气。打边炉中常见的豆腐、豆干、豆卜都是黄豆制品,不宜多吃。
3. 腌制物
部分腌制品富含益生菌,适量摄取能维持肠道健康,不过也会短暂引起胃胀、排气。想避免打边炉时太快饱胀,需减少摄取泡菜、味噌、酸菜、泡椒、腐乳等食物。
4. 乳制品
亚洲人较其他人群更易有乳糖不耐症,食用乳制品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排气甚至呕吐等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你平时喝牛奶有这些症状,便需注意乳制品摄取量,如芝士片、芝士肠、芝心丸、牛乳汤底、芝士火锅、奶茶等。
5. 饮料类
含气体的饮料如汽水、梳打水、啤酒,进入胃肠道后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当大量气体积聚,胃腹内压力就会增加。且这些饮料多含人工增甜剂,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都可引致饱滞感。
三大食材为消食化滞好帮手
1. 白萝卜
又称“莱菔”,《本草纲目》曰其能“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其性味辛、甘、平,有消食化积、降气除胀之功,尤能改善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呃气反酸。
2. 姜
《本草备要》指生姜“畅胃口而开痰下食”,其性味辛、温,能温中止呕,又可止鱼虾蟹毒。海鲜锅中可放几片姜同煮,饱腻大餐后也可喝一杯姜茶以纾缓恶心、胃胀、胃痛的症状。需注意体质偏热者,症见怕热大汗、易流鼻血、生痱滋、口干口苦、大便干结需慎用。
3. 茶
《本草备要》曰其能下气消食,“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饱餐后半小时饮用热普洱茶、麦茶可助解腻,但不宜过浓,以免刺激肠胃。不喜喝茶者也可用山楂、麦芽焗水温服,消食开胃。
防止食滞小贴士
1. 打边炉、食放题时狼吞虎咽,使饱腹感延迟出现,觉得饱时很多时已进食过量,加重胃肠负担。因此,吃饭应细嚼慢咽,将食物充分研磨碾碎,帮助消化之余,更易感饱足,有助控制食量。
2. 饮食时不要讲话太多或走动,以免吞入过多气体,加剧胃腹胀感。
3. 次序上先吃蔬菜,再吃肉类及淀粉,可增加饱腹感,避免过食,又可防止叶菜吸收过多锅中酱料、油分,亦能减缓餐后血糖升高。
4. 饭后如觉饱滞,可散步15分钟,也可围绕肚脐以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以助肠道蠕动。
边炉汤底助养生
根据“药食同源”的概念,许多食物既是食品也是药品,一样能够防治疾病。以下根据不同体质推荐几款汤底,让你在大快朵颐之余也能保健强身。
1. 一般体质
汤底:皮蛋芫荽冬瓜汤、蕃茄薯仔汤
边炉常食的牛羊鸡肉皆性温,久煮愈加燥热,加之调料大多辛香,故打边炉易热气。皮蛋滋阴清热,芫荽开胃消食,冬瓜清热利水,番茄生津止渴,薯仔调中和胃,这两款汤底性味平和,味道清甜可口,一般人无明显体质偏性可食用。
2. 热底
症状:怕热大汗、易流鼻血、生痱滋、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汤底:竹蔗茅根粟米汤
竹蔗润燥止渴,茅根清热凉血,粟米调中和胃,适合体质偏热的人。
3. 寒底
症状:怕风怕冷、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大便溏烂、小便清长
汤底:胡椒猪肚枸杞汤
胡椒温中散寒,开胃醒脾;猪肚微温,补中益气;枸杞平补阴阳,适合体质偏寒的人。
注:各人体质不同,如有伤风感冒、过敏体质、长期病患如三高、痛风等,不宜经常打边炉。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注册中医师或医生。
《本文获博爱医院林集美中医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