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发育|女儿2岁大仍不懂说“爸妈” 发展迟缓全因父母太锡她
1岁多的琪琪模样可爱,又不怕生,大人都夸她聪明伶俐,但快2岁时,却还不会喊“爸爸”、“妈妈”,只会发出一些单音,到院接受儿童健康检查,确诊为发展迟缓,转介至儿童神经内外,做进一步的治疗。
未刺激孩子学习 成幼儿发展迟缓因素
“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孩子不见得是好事。”台湾儿科医学会秘书长彭纯芝表示,许多幼儿发展迟缓,原因在外界环境刺激较少,以致减少了学习机会与动机。
举例来说,像是小朋友指着某些玩具时,照顾者此时并未重复说出玩具名称,就直接拿给孩子,就会降低孩子语言学习意愿。再者,一直让宝宝盯着平版或手机萤幕,虽然便于照顾,但却可能影响幼童的发育。
相关文章:女儿如天使般漂亮竟却身患罕见病 6岁时被针拮哭了她妈妈也笑了
家长应比照儿童健康手册曲线 关心孩子成长状况
以琪琪为例,因外界刺激较少,在接近2岁时,仍然说不出同年龄孩子应会讲的单字,明显异常。所幸家长比照儿童健康手册发展曲线,发现严重落后,赶紧带到医疗院所接受检查。经过转介治疗后,现在4岁的琪琪能够说出有逻辑的话,学习状况未受到太大影响。
来自台湾的国健署妇幼健康组简任技正陈丽娟指出,家长平日应参考儿童健康手册中的“儿童发展连续图”及“家长纪录事项”,检视孩子的发展是否落后,并详细记录相关资料。
7岁以下儿童有7次公费检查 建议家长注重健检结果
国建署呼吁爸妈们,把握孩子发育的黄金发展时期,依儿童健康手册所列出的时程,定期带孩子至医疗院所接受健康检查,如有状况能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与治疗。
陈丽娟表示,台湾国健署供提供7岁以下7次公费儿童健康检查,经统计,2021年服务平均利用率已达80.9%,显示大多数家长关心孩子成长状况,定期带孩子回诊、做检查。同时建议家长陪同孩子接受儿童健康检查,应仔细聆听健检结果,主动询问医生相关问题,充分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
【延伸阅读,更多儿童健康建议】
曾患川崎症、险截肢 慈母忆述5岁儿子病痛经历 今天已面带笑容
延伸阅读: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