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离世|曾是常旷课、转校问题少年!超爆行为:扮吃狗尸吓老师

撰文: 天地图书
出版:更新:

被封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一生过得精彩灿烂,但他的童年故事你又知多少?以下内容节录自《蔡澜活过》一书,读着读着,你就会知道他的传奇人生,早在成长时已过得跟你我不一样。

少年的蔡澜已长得很高大。(天地图书授权使用)

我们家里挂着一幅很大的画,是刘海粟先生的《六牛图》。

“像我们一家。”爸爸常对我说:“你妈和我是那两只老的,生了你们四只小的,转过屁股不望人的那只是你,因为你从来不听管教。”

“你更像一只野马,驯服不了的那一只,宁愿死。”妈妈也常那么骂我。

“他的反抗,是不出声的。”哥哥加了一句。

“没有一间学校关得住他。”姐姐是校长,口中常挂着学校两个字。

我自认并不是甚么反叛青年,但是不喜欢上学,倒是真的。并非我觉得学校有甚么问题,是制度不好,老师不好。喜欢的学科,还是喜欢的。

对于学校的记忆,愉快的没有几件。最讨厌是放假,和放完假又做不完的假期作业。

大楷小楷,为甚么一定要逼我们写呢?每次都是到最后几天才画符,大楷还容易,大字小字最好写,画笔少嘛。但那上百页的小楷,就算给你写满一二三,也写得半死。每次都是担心交不出作业而发恶梦,值得吗?我常问自己。有一天,发生了兴趣,一定写得好,为甚么学校非强迫我做不可?这种事,后来也证实我没错。

数学也是令我讨厌学校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乘数表有用,我一下子学会,但是几何代数,甚么 sin 和 cos,学来干吗?我又不想当数学家,一点用处也没有。

看到一枝计算尺,就知道今后一定有一个机器,一按钮就知道答案,我死也不肯浪费这种时间。

好了,制度有它的一套来管制你:数学不及格,就不能升级。我也有自己一套来对抗,不升级就不升级,谁怕了你?

少年全家福,左起:大姐蔡亮、母亲洪芳娉、蔡澜、父亲蔡文玄、大哥蔡丹,前排为幼弟蔡萱。(天地图书授权使用)
自认不是反叛青年,不喜上学只是讨厌学校的刻板制度。(天地图书授权使用)

我那么有把握,都是因为我妈妈也是校长,从前学校和学校之间都有人情讲,我妈认识我那间学校的校长,请一顿饭,升了一年。到第二年,校长说不能再帮忙了,妈妈就让我转到另一家,跟她稔熟的学校去。校长认识校长,是当然的事。

所以我在一个地方读书,都是留学。不,不是留学,而是流学,一间学校流到另一间学校去,屈指一算,我流过的学校的确不少。

除了流学,我还喜欢旷课,从小就学会装肚子痛,不肯上学,躲在被窝里看《三国》和《水浒》,当年还没有金庸,否则一定假患癌症。

装病的代价是吃药,一病了妈就拉我去同济医院后面的“杏生堂”把脉抓药,一大碗一大碗又黑又苦的液体吞进肚里。还好是中药,没甚么副作用。

长大了,连病也不装了,干脆翘课去看电影,一看数场,把城市中放映的戏都看干净为止。父亲又是干电影的,我常冒认他的签名开戏票,要看哪一家都行。

相关文章:蔡澜离世︱与网友对话揭豁达大智慧 被问“怎么面对死亡”这样答

+15

校服又是我最讨厌的一种服装。我们已长得那么高大,还要穿短裤上学,上衣有五个铜扣,洗完了穿上一颗颗扣,麻烦到极点,又有一个三角型的徽章,每次都被它的尖角刺痛,还不早点流学?

那么讨厌学校的人,竟然去读两间学校。

早上我上中文学校,下午上英语学校,那是因为我爱看西片,字幕满足不了我,自愿去读英文。但英语学校的美术课老师很差,中文学校的刘抗先生画的粉彩画让我着迷,一有时间就跑到他的画室去学,结果我替一位叫王蕊的同学画的那幅粉彩给学校拿去挂在大堂的墙壁上,数十年后再去找,已看不到;幸好我替弟弟画的那张还在,当今挂在他房间里。

体育更是逼我流学的另一原因,体育课不及格也没得升级。我最不爱做运动,身高关系,篮球是打得好的,但我也拒绝参加学校的篮球队。

当年还不知道女人为了荷尔蒙失调,会变成那么古怪的一个人。那个老处女的数学老师,是整个学校最犯人憎恶的。

无端端地留堂,事事针对着我。我照样不出声,但一脸的瞧不起你又怎么样,使她受不了。

我们一群被她欺负得忍受不住的同学,团结起来,说一定要想办法对付她。

生物课是我们的专长,我们画的细胞分析图光暗分明,又有立体感,都是贴堂作品,老师喜欢我们,解剖动物做标本的工作,当然交给我们去做。

那天刚好有个同学家的狗患病死去,就拿来做标本,用刀把牠开膛,先取出内脏。

再跑去学校食堂,借了厨房炒乌冬一样粗的黄油面,下大量番茄酱,一大包拿回生理课课室,用个塑胶袋铺在狗体中,再把样子血淋淋的炒面塞进去。

把狗拖到走廊,我们蹲了下来,等老处女走过挖那些像肠子的面来生吞活剥,一口一口吃进肚子,口边沾满红色,瞪着眼睛直望那老处女,像在说下个轮到你。

老处女吓破了胆,从此不见她上课,直到另外一个老处女来代替她为止。

念完高中之后,我本来对绘画很有兴趣,想去巴黎学画,但母亲知道我从小嗜酒,要是去了法国一定成为酒鬼,说法国不行,选一个其他地方吧!当年是日本电影的黄金时间,甚么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的片子看起来都很新、很刺激。我就说不如去日本学电影吧,妈妈说日本也好,至少吃的同样是白米饭,但是她不知道日本有一种叫 sake 的清酒。

【图辑】点图放大看更多蔡澜生前照片👇👇👇

+10

【延伸阅读,更多教育子女建议】

FAFO育儿法是甚么?欧美盛行 满足“5条件”孩子再胡闹也没问题

+16

教育|要孩子“享受学习”是说笑吗?搣甩5个心态改变将悄然而至

+10
《蔡澜活过》(天地图书授权使用)

书名:《蔡澜活过》
作者:蔡澜,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新加坡。16岁离开新加坡,到日本留学专攻电影,之后在纽约、汉城、印度、尼泊尔各地流浪。22岁定居香港,其后任嘉禾电影公司副总裁。80年代起至今出版逾六十本著作,种类包括游记、人物、食经、笑话、人生哲学等。

【本文获“天地图书”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