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更没耐性、更信AI!高中老师点出“现代教育”7个残酷事实
世界不断在变,比起我们以前小时候,现在无论是经济、社会氛围或科技都不可同日而语。
自己当了父母之后,终于体会到以往爸妈有多辛苦,但更泄气的是,孩子好像越来越难教,以前教我们用的那一套,似乎不管用了......
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
现代父母最常遇到的问题,在自己身上,被从小用到大的权威式教育,已非不适用,而是被谴责;强行灌输孩子我们的想法或教导没有帮助,正向鼓励才是主流。
另一个问题,小时候没有3C与网络的干扰,小时候的我们生活很纯粹,也在现实世界里自得其乐,也许有更多的阅读习惯;但现在孩子,多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被保护得太好的疑虑。
父母有父母的烦恼,然而,加诸在老师身上的压力,却也更甚!一位对教学感到筋疲力竭的外国高中老师Taz,在Threads上说出了看法,她认为:“学生的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糟。”
由老师的角度看待“当今教育难处”,当爸妈的你有同感吗?(按图了解)
教育面临的7个残酷事实
Taz直白点出现今教育上面临的七个残酷事实,引起不小回响:“不是因为老师太软弱,也不是因为学校失败了,而是因为整个社会变了,并且没有人为这场变化的后果做过准备!”
1. 父母的缺席比以往更严重
现在很常见,两个都要上班的父母,或是独自一人负担一切的单亲;工时疯狂、工作压力沉重、生活成本飙升。
孩子们靠着手机平板自我成长,父母精疲力尽地挣扎求生。
而老师呢?Taz表示:“我们被期待补上这所有的空缺。”
2. 新冠疫情不只是打断,而是重置了一切
两年多来,我们被灌输:上学不是必需的,在家穿睡衣也能工作,社交是可有可无的。
现在呢?学生们带着这种心态回到教室——而代价由老师们承担。
3. 立即满足,毁了耐性
现在甚么都讲求:一键搞定、一点即通、一滑就懂。
一旦学习需要花时间、需要努力?他们就放弃,他们发脾气,他们怪老师......
相关文章:家庭生活有在进步?靠的不是金钱“5件事”做对培养“家庭气质”
4. 是科技在教他们,不是大人
TikTok教会孩子们,注意力只能维持几秒钟;YouTube塑造了他们的想法;Discord定义了他们的价值观。
父母与老师曾经是他们最重要的影响力。而现在?我们只是背景音。
5. 不习惯“不”这个字
社群媒体的演算法只会喂给孩子们想看的东西。但现实世界呢?
他们不能静音、不能封锁,也不能滑过讨厌的对话,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亲子互动、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
6. 现在甚么都是“借口”
赶不上截止日?焦虑症。坐不住?过动症。不尊重人?创伤后遗症。
是的,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拜托我们知道。但这些标签的过度使用,让责任感渐渐消失殆尽。(编按:父母无形中也给予孩子过多的保护,亲师关系分崩离析)
7. 老师收拾所有残局
Taz直言,老师们要当:教育者、咨商师、心理学家、家长的替身、情绪支持系统......有网友补充,在台湾,老师甚至需充当调查员。
但最后学校真正重视的,还是那些评量数据,而不是孩子到底学到了甚么。
Taz站在教育第一线,以老师的角度看现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教育现象,值得深思。尽管这是国外的状况,但对比台湾,却也相差不远,爸妈们不得不注意。
【延伸阅读,更多教育子女建议】
“为考试而读书”只会累了孩子!3件事“学校不会教”但父母要懂
FAFO育儿法是甚么?欧美盛行 满足“5条件”孩子再胡闹也没问题
【本文获“妈妈宝宝”授权转载,原文:育儿越来越困难!高中老师沮丧点出:现代教育面临的七个残酷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