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停课】与子女留家变困兽斗 妈妈还要兼顾功课:有点抑郁!
受新冠肺炎(俗称武汉肺炎)影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日前表示,中小学继续无限期停课。停课两个多月以来,不少家长均担心增加感染风险,减少与小孩子外出,变相与孩子长时间留在家中“困兽斗”。连月来家长们叫苦连天,若然需要在家工作,更显得困难重重,衍生不同的负面情绪。
茶妈Esther任职记者,受疫情影响公司安排员工在家工作,一对年幼子女不时疯狂捣乱和大叫,更直言“有少少抑郁”!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Victor)指,家长宜为孩子建立习惯和常规,并建议家长安排私人时间及透过静观练习,自我觉察及照顾情绪,同时利用区域概念(zone concept),让孩子习惯父母在家工作。
摄录:李伟轩、麦子荣
剪接:李伟轩
停课在家捣乱
茶妈Esther育有5岁的茶茶及3岁的茶妹,停课期间,两名年幼子女鲜有外出。她表示,由于子女还小,未能自行处理学校网上的功课,她每天要陪伴茶兄妹完成网上功课,兼任老师的工作,之后就会看电视,以及自创不同玩意。
“最顽皮的时候是把所有玩具拿出来,基本上是不能走路的,他们会把路封了,会说‘唔得你唔可以过去呀’。你走过的时候要经过一些‘关卡’,他们会设计成你经过这里要付费,或要嘟八达通。”
采访当日,茶茶和茶妹完成功课后便开始玩耍,不消半小时,原本整齐的客厅已经遍地玩具。当Esther著茶茶收拾玩具,茶茶明言“唔想执”,向妈妈发脾气扭计。Esther表示,孩子不时拒绝让她去碰他们的东西。“他们会说‘你不要碰我的东西,我弄好了我的东西,你不可以碰’,最后唯有与他们一起收拾。”
衍生负面情绪
疫情之下,Esther需要在家工作。两名子女长时间在家,也令她难以专心。“当你想专心工作,他们会大叫‘妈妈妈妈’、‘妈咪妈咪’,本来记得的东西,都一下子忘记;想到的东西、灵感,被他们一嗌,也统统不见了。”她补充,疫情之下孩子少了外出“放电”,一个星期只有一天能够午睡,她只好把握这段时间完成工作。
Esther坦言自己少了出街,也没有带孩子出街,感到“有少少抑郁”。“唯有找一个私人空间及找事情做。原本平日孩子于每晚9时、10时睡觉,我基本上有两个小时的私人时间(me time),玩玩电话,但他们现在基本上12时才睡,我要延迟私人时间,变相把睡眠时间押后,1、2时才可以睡。”
Esther在家中自创的玩意:
易有情绪起伏
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Victor)指,小朋友精力无限,但奈何疫情之下什么地方也不能去,长时间留在家,精力变相在家发泄出来,出现捣乱、爬来爬去的情况。“以往幼稚园小朋友至少有3至4小时在幼稚园,加上放学后可能到公园,总计花上4至5个小时在外。但现在的问题是,家长连这4、5个小时的私人时间都没有了,孩子多了行为问题,父母便多了劳气。”
Victor解释,疫情之下,家长易受过去导向及未来导向的情绪夹击,继而出现负面情绪。“小朋友顽皮,搞乱家里的物件、画花墙壁,你会有愤怒,这些称为过去导向情绪;同一时间家长亦有未来导向的情绪,包括各种担心、焦虑。例如带儿子外出买菜,担心会否带了细菌回家;又担心儿子出街会否周围摸,带病毒回家;若孩子就读K2或K3,小学面试的安排未有确实方案,亦会感到担心。”他补充,除了小朋友,疫情本身、社会政策、制度、官员反应等,都是令市民有情绪起伏的原因。
自我觉察情绪
Victor表示,当小朋友在捣乱、不肯做网上功课,或行为不配合父母,父母要先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论是愤怒或是抑郁,如察觉不到,‘爆’了小朋友,甚至已体罚了他,结果已不能逆转,所以自我觉察是第一个需要的步骤。”
当觉察到负面情绪,第二步便是要懂得抽离。“抽离的意思可以是离开出现情绪的场所,或将小朋友移离现场环境,这个步骤都是很重要的。当然最好是家里有其他照顾者可以接力替补,尤其若父母双双在家工作,最好不要两个同时去照顾小朋友。因为当两个一齐发脾气,小朋友便会双倍受罪。若只有一个照顾者,也要抽离自己的岗位,如定时给自己5分钟的休息时间,洗个面、听首歌。”
安排私人时间
Victor续指,第三步便是安排自己的私人时间(me time)。“常见的状况是当小朋友睡著了,家长便很忙的去做家务或其他要事。私人时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情绪也会有影响。”他建议家长协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作息时间,当小孩子午睡,或晚上睡著了,便抽5至15分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听音乐、做瑜伽、看电视,甚至一个舒服的浸浴,以照顾自己的情绪。
“另一个推介的活动是每天5至15分钟的静观练习,即一些呼吸练习,将你的专注力带回当下一刻,观察身体和情绪上的感觉,包括自己的愤怒、担心和焦虑。科学实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静观有助释放压力、加强大脑的情绪管理,减少冲动行为如‘爆仔’、‘爆老公’的情况,甚至提升专注力、记忆力、人际关系和执行能力。”
建立习惯与规律
当遇到孩子扭计,不容许父母收拾玩具,Victor提醒家长,这个时候需要“温柔地坚持”。“当小朋友唔畀你执,你又唔执,便处于一个胶著状态。日常可协助孩子维持一个正常生活规律,甚至设定一个时间表。举例说设一个甜品时间,跟他们说‘执完啲玩具先可以食甜品,如果唔系冇得食。’佢可能会喊、会扭计,家长于过程便需要‘温柔地坚持’,不是骂他们,而是跟他们说‘OK我知你想食雪糕,麻烦你执好玩具先食。’活动随后有一个更吸引的活动,不完成便会停滞。家长要有心理准备,他们会扭计、会喊,尝试令你屈服,但习惯一旦建立了,更容易令小朋友自律。”
除此之外,Victor提议亦可采用游戏方式。“包括斗快执、一齐执。这当然要视乎小朋友的年纪。两、三岁会受你氹,四、五岁同佢讲斗快执,可能会话‘咁你赢啦、你帮我执埋啦’,所以这些习惯最好是从小开始培养。”
简单亲子运动
家长在家工作,若家庭里没有其他照顾者帮忙,难免会令人分心及难以专注。Victor建议可利用时间区间和区域概念(zone concept)。“跟孩子说明,这房间是我工作的位置,另外是为小朋人和大人而设的家庭区域(family zone),小朋友会知道妈妈逗留在这个区域是在工作,不可打扰。家长工作一段时间,亦可进行小休,出去与他们进行亲子活动,如讲故事、亲子游戏,令小朋友习惯父母在家是会工作的。”
至于孩子停课在家,可如何消磨时间?“我强烈建议做一些简单的亲子运动,让他们可燃烧能量。网上也不时见类似的有趣影片,例如与父母与孩子斗快鸭仔跳,我也看到朋友把汽水排成两行,形成一条长路,父母与孩子斗快由起点爬到终点,这些都是极速短时间内放电的活动。”
其次是趁著停课教导孩子自理能力。“孩子上学时一直在忙学业,但我们同时经常怪小朋友不懂自理。家长可在这段时间教他们下厨,如幼稚园阶段,便未必需要开火,可教他打蛋之类;家长在旁的话可尝试开电磁炉、炒蛋,之后可以一起合作做早餐。最近我亦训练两个小朋友去开炉下厨,他们已是小学阶段,现在我只需站在旁边监察他们使用炉具,他们已可自己制作早餐和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