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掠影】北京“最熟悉的陌生人” :燕郊人无以定义的生活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北京‘睡都’”、“中国人口最多的镇”、“中国房价最高、涨速最快的镇”,如此字眼描述的都是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面积不到110平方公里的燕郊,因距离北京CBD不到30公里,吸引众多无力负担北京市区高企房价的青年定居此处,因此频繁见诸于媒体报端。
01记者采访到一位居住在燕郊的“北漂”青年,他来京十年,却称自己是北京最熟悉的陌生人,进不去也离不开,京郊辗转之际难以定义自己的归属。

安徽人大董(化名)已来京工作十年,却称自己是北京最熟悉的陌生人。(夏大朋摄)

安徽人大董(化名),单身,从事媒体行业。非京籍却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士,通常会被称为“北漂”,但大董拒绝如此定义自己:“什么叫漂,没有固定居住点儿,没有根的才叫漂,可以说是盲流子。”

大董的确有不动产,在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的那天,他购入了燕郊的这套商住两用房。彼时已有不少刚需买家和炒客盯上了燕郊,大董的本意也是用来投资的,却没想到这里最终成为他的归宿。十年间,从刚抵京时的皇城根上的灯市西口,大董逐步转移出市区,落脚偏僻的北京郊县,最终去年在节节上涨的租金和燕郊的房贷双重压力下,他迁入了燕郊,从此加入了每天浩浩荡荡数十万人的跨省通勤中。

北京东部的大都市生活圈。(香港01制图)

30公里的路程看似很短,但跨省地铁线路暂未开通,燕郊通往北京只有一条国道,堵车和不便的交通,令北京的繁华和歌舞升平都被这条“咽喉要道”掐死了。工作了十年的地方,大董却对存在于某些电视、影像中的北京,一概不知。手机号码属于北京,一下班回到燕郊信号就是漫游的大董,称自己是北京“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董坦诚现在的生活被交通左右了,但他难以改善这种生活状态。回到北京市区住,他需要以超过一半的薪水租房。他期待著规划中的北京平谷线开通,这条地铁线连接北京市中心和平谷县,中间穿过燕郊。一旦地铁建成,燕郊房价势必大涨,“把这儿卖了,换个好地方去。”

那会否离开北京?其他地方是拿不到相应的薪水,更何况很多产业在小地方根本做不了。除了事业上的原因,大董提及内地许多青年人的“故乡病”,并不是思念故乡,而是成长后的生活习惯与留居老家的父母格格不入,对自由独立的渴求与传统的父母管束引发的矛盾,如此种种的讨论充斥在内地年轻人活跃的论坛,故乡成了一个内地青年人回不去的地方。事业发展,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大董及其他如候鸟般穿梭的北京与燕郊之间、却难以定义归属地的青年,不离开的原因有太多。

在北京呆著,就是活一种生活状态···离开北京,我要去哪儿?
大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