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问中国经济之五:进出口双降 中国“被脱勾”?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2024年“两会”召开,中共二十大换领导班子之后,由李强带领的新政府带来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而今届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中国是2023年的输家”、“中国是反全球化的输家”、“中国是贸易战的输家”……这是《华尔街日报》在2023年岁末报道中国时用的句式。此外,“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停滞的十年’”、“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这些杂音也不绝于耳。当然,西方媒体将中国定义为“loser”,这不是一个新闻,而是西方媒体多年来的惯用伎俩,同“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登顶论”如出一辙。然而现实却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新能源等新赛道远远超越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德成为全球第一……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中国经济没崩溃,反而“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但从数据上看,确实“出口连续数月下降”、“吸引外资创历史新低”,“消费者信心指数委靡不振”,从社会层面来说,更存在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一个事实。有人说:“微观经济感受才是真实的,无法用宏观数据修饰、打扮出来”。但是,难道说5.2%仍高于大部份经济体的GDP增长是“粉饰”的数据吗?更何况需要注意的是,炒作“中国经济陷入疲态”时,年均增长仍在全球大国中领先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悄然发生。
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何谓好?何谓不好?是看数据还是凭感觉?我们将通过十三个角度试著回答。

【《香港01》将陆续推出《十三问中国经济》系列文章,此为第五篇】

最早公布的中国经济运行宏观数据就是进出口数据。1月初就公布了的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由于全球对中国制造商品(除汽车外)的需求放缓,中国全年出口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23年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额为3.38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6%。中国的进口也下降了5.5%,降至2.56万亿美元。这使得出现了82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很多媒体纷纷说:中国目前正遭受国内外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连出进口都表现不佳,未来前景黯淡。更多杂音说,如今进出口占GDP比重仅为33.13%,是西方世界同中国脱钩,贸易战、拜登的地缘政治造成的进出口困难,所以比重降下来了。但事实上,但凡将该值按照时间线排开,就知道,其实这里面都是误解。

2005年至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数据变化。(资料来源:中国海关,香港01制表)

透过数据可见,20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就已经降到GDP的32%,从2006年时的65%,用了10年时间把它降到了32%。事实上,2016年特朗普还没上台,已经降到32%。最近这六七年,贸易战加关税、撤资、各种地缘政治、选边站,实际上中国的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没有变化,2016年-2023年,该值分别是32.72%、33.86%、33.89%、31.97%、31.73%、34.02%、34.92%、33.13%(2021-2022年有疫情因素作用)。其实从这组数据看,反而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它的稳定性。

美国搞贸易战,其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可以说对中国的“一千”的影响,远不及自损“八百”的冲击严重。再想一下,如果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还处在65%的状态,贸易战和进出口的高比重直接相撞,那可能中国经济这些年会受比较多的冲击。但是中国的内循环、双循环战略,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再以进出口为主体来拉动经济,进出口速度从两位数增长下降到一位数,再下降到5%左右,这些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格局的调整,也就是内循环为主的新格局。

进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

事实上,“内循环”常常被误解。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产自销,甚至有声音认为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这都曲解了其意义。“内循环”的意义一直都很重要,尤其在当下整个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意义尤其重要。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中国对外围环境的依赖,也能够推动全产业链的发展,在全球化分工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内循环”既有“被动”的因素,更有“主动”的因素。就前者而言,是全球保护主义上升,加上新冠疫情冲击造成世界经济低迷、外部需求萎缩、不确定性剧增,而主动做出的理性选择。就后者而言,“内循环”不强的问题一直都存在,核心技术缺失、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国内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等短处,严重制约著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种现状是到了不得不打破的时候了。而且,从历史与经济角度出发,会发现现在转入内循环这事绝不是件坏事,这么做不但能减小外部环境变化对内部经济的冲击,还能修正中国在过去发展中出现的扭曲。

“双循环”一直都存在于中国经济中。(视觉中国)

所以,做这样的调整,根本是既定的国家战略方向。经过这些年的调整,终于,中国形成了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格局。标志就是已经进出口贸易占GDP比例基本稳定在32%左右。内循环,就是中国生产中国消费,只有国内消费地位提升,经济增长的重心才有望从国际大循环逐步转向国内大循环。这也一定程度证明了中国消费力也经受住了考验。今后十年、二十年,就是进出口始终会维持在GDP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内循环的经济动力保持在GDP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此这样一个新格局下的稳定性就形成了。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未来消费、投资、进出口占GDP的比重要由现在的3:4:3,逐步调整为5:3:2,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情况。

很多人听到“内循环”这个词,首先想到外贸的不顺和制造业内卷,是今年接连不断坏消息中的又一个坏消息。好像这个词的出现决定了未来前景黯淡。更会对“全球化”黯然神伤,甚至担心“逆全球化”的到来。但,其实有一个基本观点不容忽视,各个国家只要还想继续发展,全球化就不会真正终结。虽然眼前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但是世界经贸发展到这个阶段,各个国家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自给自足:英国要脱欧,但是他70%的食品和饮品还都来自欧盟;美国要把制造业带回国内,但是造辆汽车还是要用十几个国家的零部件。广义的全球化已经两个多世纪,一夜之间刹车停车,这事不太可能实现。全球化,打断骨头连著筋。无须过度恐慌。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当下出现一些风浪,内循环对中国来说,是个理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