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扩大内需纲要.一 | 不同于4万亿 这不是一份刺激方案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前,《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低调出炉。紧接著中央经济工作召开,《“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马不停蹄的公布。回到《纲要》本身,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以2万多字的篇幅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但这份《纲要》显然没有激起舆论的普遍关注。

“扩大内需”的提法并不新鲜,从《十四五规划》,到中共二十大报告,再到此番《纲要》都提到“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加之,这份《纲要》没有“眼前一亮”的预期和一眼就能看到、看得到的数据,所以并不会“刺激”到市场和舆论。原本,中共文件就难倒,一份没有数据的经济战略文件,市场就跟难读懂。

如何读懂这2万多字的《纲要》,这将是一张怎样的蓝图,会对中国经济2022-2035年的10余年起到怎样的作用。《香港01》将分为9篇,从不同角度一一拆解。

相较于枯燥的《纲要》,市场更加关注连开两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所定调的那样:“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关注经济何时企稳、如何增长,能给怎样的刺激政策,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显然,《纲要》并非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和稳经济要求,而使更关注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结合。这也就难怪激不起更多的关注。因为市场当下没有耐心,很“躁”。然而,这份《纲要》却具有长期战略导向。

这份《纲要》,“工作安排”比较多,是具体的经济治理工作安排,要做哪些事情,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怎么做,已经为做这些事情有哪些基础等等。坦白说,但非常详实和落地,是一份执行方案。果然,很快的中国发改委网站已经公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就是《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第一步。如此看,《纲要》不仅是“效果图”,而是“施工图”。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不仅是“效果图”,而是“施工图”。(路透社)

毫无疑问,《纲要》是疫中国重开"扩大内需"药方。事实上,跟准备的来说,并不能称之为“重开”,因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从未发生方向性变化。但既然是药方,市场普遍就会期待“一包药治病”,恨不得“药到病除”,这样的期待可以理解,但这并不科学。既然是“药方”,就需要给下药、治病、调理、恢复的时间。

虽然这次不是第一次开“扩大内需”的药方,但这次有别以往。中国副总理刘鹤11月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外需急剧收缩,党中央提出‘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连续下调基准利率等,稳定了经济增长。2008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出台以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计划,稳定了市场预期,使经济迅速触底反弹。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我国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工程,积极稳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

很显然,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立足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手在老基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4万亿,增加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大规模投资计划,仍然以传统投资需求为主。2020年新冠疫情,“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抓手在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扩内需开始与经济转型并重。

温家宝任内颁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视觉中国)

这一次《纲要》,是一个更加全面的(扩大内需)“如何做”方案,把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的长期战略安排,并不是简单的一份刺激方案。需要安静下来看到《纲要》中的改革,以及经济治理思路。总体来看,扩大内需经历了从传统需求向新型需求,从单纯刺激向完善体系的方向变化。

况且,正如《纲要》提到,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中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总体方向上看《纲要》,一方面依然要求把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本质上依然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自主可控、优质有效的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另一方面,政策主旨上逐渐体现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全球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这两点意味着,未来扩大内需的方向一方面是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政策主线将进一步配合对外战略,放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的影响力。这是有别于以往之处。“大规模市场优势”,还未被市场说解读和消化,而对于中共一再强调的“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也尚且停留在上一轮改革开放的认知当中。这就是尚未读懂战略信号。且行且看,中央经济已经做好布局开始,开始落子。但不要指望是特效药,中央要的是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