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谁将接任周小川? 央行新行长任重道远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在1月25日发布的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央行行长、党委书记周小川的名字并不在列,外界预计他将于两会之后退休。周小川自2002年12月起担任央行行长,破纪录在任15年,五年前已届65岁的部级领导退休年龄,在经过一次“破例”留任之后,有“人民币先生”之称的他今年终于要退休了。谁来接棒周小川?端视乎下一届央行行长的使命。
目前央行行长热门人选包括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央行副行长易纲。不过,近期也有消息说,作为副总理人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也可能接棒,仿照1993年至1995年时任副总理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的先例。

周小川(左)将在两会后退休,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右)是接替他出任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之一。(资料图片)

除了央行行长人选,有关“一行三会”合并的消息亦愈炒愈热。据《明报》引述消息报道指,中央将公布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方案,预料银监会、保监会及证监会“三会”将合并,组建国家金融业监督管理总局,以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金融工作。

消息又指,人民银行将继续存在,职责上与新组成的国家金融总局进行分工,互通金融讯息。人行将负责金融业的发展规划、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市场统计、支付核算工作;金融总局则负责金融服务行为、金融融资投资、金融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及相应政策制定、牵头组织并查处金融系统违法行为,维护金融业安全稳定。

此外,2月28日结束的中共第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但官方没有公布任何具体内容。两会前各方消息繁多,加上习近平一直以来用人别具一格,导致坊间难以判断出接任央行行长的确实人选。

2017年在德国举行的首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右一)等人交谈。(资料图片)

“人民币先生”功成身退

现年70岁的周小川,是中共建政以来任期最长的央行行长。他在任内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IMF)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更被视为是人民币从交易货币晋升为储备货币的重要里程碑。周小川也因此被海外媒体称为“人民币先生”。

周小川任内有过几场关键“战役”,2003年他上任之初,中国金融业可谓内外交困。受到国企长期低效的拖累,中国当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高达25%,逼近技术性破产边缘。国际上,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官员大肆抨击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随后周小川大刀阔斧进行国有银行改革,在他的推动之下,四大国有银行从2003年开始通过一系列国家注资、不良资产剥离、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相继成功实现境内外上市。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正式启动,这一天,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象征中国金融改革迈出坚实一步,被视为周小川迄今最大的“政绩”。

正是源于上述种种,令周小川变得难以替代,为三届政府所重用。2013年1月,为了让年满65岁的周小川得以不受部级领导退休年龄“红线”影响,继续留任央行行长职务,中共高层特别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周小川模式”。在当年全国两会上,周小川获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并兼任央行行长职务——副国级干部退休年龄可延至70岁。

最近有传言指,刘鹤将会仿照当年朱镕基的安排,以副总理的身份兼任央行行长。(路透社)

中共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无论是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指出,防范及化解金融风险,守住系统性风险不发生的底线,是2018年,甚至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未来五年首要防范及化解金融风险

在这大背景下,下一届央行行长的使命是什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重点或许有二, 一是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一起,应对可能发生的全面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简单说,新一届央行行长需有应对风险和处理危机能力、全面协调与统筹能力、及对货币政策的专业性。

郭树清、蒋超良、刘士余和易纲等人均是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他们的优势在众多分析文章中频繁出现,比如郭树清地方执政和金融专长的双重经验,刘士余履新证监会后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建树,蒋超良面临金融风险事件表现出的专业果断等,都被认为有助他们更进一步,主掌央行。

不过最近有传言指,刘鹤有可能以副总理兼任央行行长,重现朱镕基当年的安排。今年1月刘鹤代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团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他当时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中国会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分析指出,由刘鹤以分管经贸的副总理来兼任央行行长,正好可以妥善处理金融风险问题。

央行主政者须对外“打交道”

众所周知,刘鹤深得中共高层的信任,是中国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主理者之一,他擅长宏观把握和顶层规划,被业界评价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2015年时,刘鹤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中对于西方两次金融危机判断,充分展现出刘鹤有很强的判断力和理论基础,令人相信他是一位具有全面宏观视野的经济主帅。

然而,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处于高风险周期,例如相当多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影子银行存量仍然较高,外部冲击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等。所以央行行长是一个实战的位置,需要一个将,而不是帅。此外,央行要处理的具体事务涵括对外“打交道”,这就需要主政者有相应的统筹协调能力,长期进行学术研究的刘鹤在这一层面可能有所不足。

郭树清是中国“金融官僚”的代表人物。(资料图片)

郭树清具四大优势

此外,地方政治经验、大局意识、改革经验、民间声望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指标。相比之下,外界认为郭树清凭着其仕途履历和执政经验,具有一定优势。

第一,郭树清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在2011年接替尚福林担任证监会主席后,郭树清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后调往山东担任省长,主导山东政府“全面金改”,十九大前回到中央财经系统,担任银监会主席,主导中国银行监管,其业内经验丰富,专业性极强,是中国“金融官僚”的代表人物。如前文所言,新一届中国央行行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周小川“开好了上半局”,郭树清作为现任银监会主席、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无论从职位还是专业性来看,都符合央行行长的职业要求。

第二,相比多数中国金融官僚,郭树清的地方执政经验显得极为突出。这就意味着他处理危机和全面协调能力,比多数中国金融官僚更强。当下中国政府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行三会”以及发改委、财政部、中财办等部门混业监管,在这样一个全面协调的大布局中,统筹全局的能力成为郭树清最重要的政治优势。

“改革派”形象易获朝野认同

第三,是郭树清的“改革派”形象,他在证监会任职期间勇于动“既得利益集团蛋糕”的改革措施,让他在中国民间声望颇高,出任央行行长能够得到中国朝野的认同。

第四,在近一段时间,郭树清替代中央政府“发声”、“释放信号”的做法,显示他也得到中国决策层的信任。今年1月17日,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刊发了郭树清的专访,郭树清在访问中表示,中国有少数人正在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随后的2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消息全面接管保险企业安邦,安邦集团前董事长吴小晖则被中国政府公诉。此时回头再看郭树清讲话,便明白其真正目的。 这即表明中国政府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视,也表明对于郭树清而言,他能够提前向外界释放“信号”,是已经得到决策层的授权和信任,成为他仕途未来更进一步的注解。

未来五年,习近平在第二个任期内将专注解决中国的金融风险,致力于经济改革。人民币国际化走过了第一个阶段,但是攻城容易守城难,人民币国际化走完第一步之后,后面的挑战更大,新任央行行长任重道远。

上文节录自第101期《香港01》周报(2018年3月5日)《谁将接任周小川? 央行新行长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包括: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1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