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科考发现微塑料 难以降解被称海洋“PM2.5”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近日,正在执行中国第34此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域的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这样人迹罕至的极地海洋也有微塑料,可以反映出微塑料分布的广泛。
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的尺寸还没有共识,但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实际上,这并不是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2016年,日本九州大学与东京海洋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极海域也漂浮着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微塑料”。
据悉,该调查于当年1月至2月在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间的5个地点实施。但研究者表示,所持数据不足以推断南极海洋整体状况,也不清楚粒子的具体源头。九州大学海洋物理学教授矶边笃彦当时呼吁扩大调查,表示“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也发现了(微塑料),可以认为它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虽然尚未有微塑料影响人体健康的直接证据,但其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据知中国自去年开始开展北极、大洋环境的海洋微塑料监测工作,相关业内人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对微塑料的海洋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及作用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这也让微塑料成为国际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