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代价】调查指四成粉底、唇膏含微胶粒 危害海洋生态
“微胶粒(Microbeads)”破坏环境,最终入侵食物链,英国有研究指,只要吃半打生蚝,便可能吃下了50颗微胶粒,危机不容忽视。
不少人以为只有“磨砂”的洁面产品才有“微胶粒”,但有调查发现,化妆品如眼影、粉底、唇膏等都含有微塑胶,当中的微胶体积甚至比磨砂清洁产品所用的更细小、更难清除。可惜现时大部分品牌及零售商均未有承诺淘汰非冲洗性产品中的微塑胶。
绿色和平召集了40名义工,在5间零售商,包括卓悦、卡莱美、万宁、莎莎及屈臣氏,合共调查了1,413件产品,当中包括726件面部及身体清洁用品等冲洗性产品(rinse-off products),以及687件化妆品及防晒产品等非冲洗性产品(leave-on products)。结果发现,能查明成份的产品当中,有37.5%的产品(219件)列明含有微塑胶成份,包括37件冲洗性产品和182件非冲洗性产品。
另外,差不多半数产品(698件)并无清楚列明成份,或只以日文、韩文等一般市民难以看懂的语言标示成份。
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连佩怡指出,市民普遍以为只有磨砂清洁产品才含有微塑胶,但其实化妆品的情况更为严重:“今次调查发现,眼影、粉底、唇膏等化妆品都含有微塑胶,当中含有的微塑胶体积甚至比磨砂清洁产品所用的更细小、更难清除。而更令人担心的是,现时绝大部分品牌及零售商均未有承诺淘汰非冲洗性产品中的微塑胶。”
连佩怡又指,根据医学硏究,尺寸少于100纳米的物质有可能被皮肤细胞吸收,对人体造成更直接的影响,为市民健康及保护海洋,品牌及零售商应该淘汰包括冲洗性产品中的微塑胶。
连佩怡认为,现时主要的化妆及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商淘汰微塑胶承诺参差不齐,承诺的产品类别及执行时间各有不同,令市民非常混淆。近半数产品并没有清晰的标签,容易误导消费者。
她呼吁,作为有良心的零售商,除了要确保产品不含微塑胶外,亦应向市民提供更多产品资讯,让消费者安心购买。
微胶粒如何危害海洋生态?
微胶珠被广泛使用于个人护理产品中,标榜具洁净及去死皮功效。每次洗面后,用水一冲,微胶珠就会连同污水一同流入大海,因为微胶珠体积非常细小,直径少于1毫米,即使是污水处理厂也隔不走。海洋生物会吃下微胶珠,但因为不能被完全消化,会令生物消化能力变差,削弱吸收能力,最后导致死亡。
此外,微胶珠表面会依附及积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例如农药、塑化剂及防燃剂等化学物质。当海洋浮游生物吃下微胶珠,污染物会经环境转移至生物,这过程名为Bioaccumulation(生物累积),毒素进入食物链,位于食物链愈高层的生物,体内累积的浓度会愈高,例如在海鸟体内就发现很高浓度的毒素,这是Biomagnification(生物放大作用)。
调查中含微胶产品完整名单<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