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隐忧(三):侯友宜与柯文哲不是整合 就是“只剩一个”
自2024总统选战开跑以来,在野蓝白整合便一直是重要话题。
第一波高峰是6月国民党内乱开始后,因为侯友宜的支持度崩盘垫底,柯文哲则持续上扬、甚至一度超越赖清德,导致国民党出现了“蓝白合”呼声,并有部分声音暗示应该“礼让柯文哲”,例如立委罗智强提议的“政党轮替大联盟”,便被解读是要“弃侯保柯”,尽管罗智强本人严正否认。
第二波高峰是8月下旬郭台铭宣布参选后,因为非绿阵营的候选人多达三组,所以有不少声音呼吁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铭进行协商,希望在三人之中形成一组候选人,以求集中选票“下架民进党”。其中,由于郭台铭民调垫底,所以呼声最高的还是“柯侯配”与“侯柯配”。
在笔者看来,郭台铭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不仅副手赖佩霞的美国籍放弃时间成谜,就连原本答应帮忙的国民党地方派系也纷纷离去,各方不是作壁上观就是“再倒戈”回侯阵营。被孤立至此,即便郭台铭硬选到底,结果恐怕也是严重泡沫化,对蓝白都构不成威胁。
从这个视角来看,柯文哲与侯友宜的组合、消长,才是非绿阵营真正能对赖清德构成威胁的关键。当然,“蓝白合”的现实难度不小,但要集中非绿阵营选票,也不一定非要整合,还可以操作台湾选举常出现的“弃保”:只要侯友宜与柯文哲当中一人能在选前民调取得较大领先,例如领先对手10%以上,其政党便能呼吁选民“集中选票支持第二名”,导致第三名的最终得票远远小于民调数据,第二名则因此压过第一名险胜。
笔者已在此前的《赖清德隐忧》两篇文章中提到,赖清德并非此次中美共同属意的人选,更面临民进党8年执政的弊案连环爆,如果非绿阵营最后又只有一位强势候选人,那么赖清德就算眼下风光,也极可能被开票结果甩一耳光。
蓝白合的诱因与障碍
回顾蓝白合呼声,这一想法的底层逻辑乃是“政党轮替”,也就是支持者以“下架民进党”为最高目标,呼吁柯文哲与侯友宜当中一人牺牲自己的总统梦,来成全非绿阵营的选票集中,并要求国民党与民众党共组执政联盟,来阻止民进党再成立法院多数。
平心而论,这一构想有其现实基础,因为赖清德的声势确实不如2020年的蔡英文,后者支持度自2019年下半起便稳定在维持40%以上,甚至还有不少冲破50%的纪录;反观这次赖清德,虽然稳定领先其他候选人,其支持度却只在30%至40%的区间浮动,即便8月访美后一度冲破40%的天花板,却很快又因云豹能源、巴西进口蛋的丑闻跌回30%的区间。从这一视角来看,非绿选民对“蓝白合”的期待情有可原。
但话说回来,如果“蓝白合”是件容易的事,柯侯就不会直到今日还在纠缠。聚焦现实,不论“侯柯配”或“柯侯配”,两者都有不小的实现难度与障碍。
首先是“侯柯配”,其核心诉求就是柯文哲的退让,不论是同意担任侯友宜副手,或是换取担任蓝白联合政府的要职,总之就是柯文哲放弃竞选总统,成全国民党与侯友宜。
在这一构想的支持者看来,5月至9月的民调起伏已经证明,所谓“柯文哲崛起”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即便柯能趁国民党内乱、民进党攻击侯友宜的空窗期野蛮生长,在宣传系统顺风推进的情况下,也只能让民调勉强突破30%。之后面对民进党铺天盖地的网军侧翼攻势,柯文哲团队就明显败退、打不了逆风宣传战,其民调很快跌回20%,与此同时国民党已逐渐整合,在民众党组织战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柯文哲越往后走只会越势弱,因此不如见好就收,与国民党进行整合。
以上想法在如今的国民党可算主流,在民众党也有部分赞同者,却不是非绿民意市场的压倒性多数。因为在民众党的支持基础中,有部分选民来自极度排斥国民党的光谱,如果不是民进党过于腐化堕落,其或许也不会选择支持民众党,因此如果柯文哲选择成全侯友宜,民众党的现有民意必然无法全部转而支持“蓝白合”,而是会有部分不满者选择不投、或是干脆咬牙回归民进党。
此外,民众党内部也存在坚决不与国民党合作的“主战派”。在其看来,民众党一旦与国民党合作,就会失去立党的理念基础,支持度可能崩盘,且没有总统候选人加持,本就弱势的民众党立委选情必定雪上加霜。简单来说,就是“输也要选到底”,其代表人物则是柯文哲竞办总干事、2022年的台北市长参选人黄珊珊。因此即便柯文哲真对“侯柯配”起心动念,如何说服支持者与党内,将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接著是更加困难的“柯侯配”。基本上这个组合只有在侯友宜严重崩盘时才有话题,且主要是国民党内乱下的产物,其组成又可分为“短视投机派”与“公报私仇派”。
其中,“短视投机派”主要以罗智强等国民党立委参选人代表,基本上就是一见6月的柯文哲声势高涨、侯友宜“胜选无望”,便希望国民党礼让柯文哲,来拉擡包括自己在内的立委选情;“公报私仇派”则以蔡正元等人为代表,基本上就是一群在马英九时代与金溥聪严重交恶的国民党人,眼见金来担任侯友宜竞办执行长,便宁可国民党礼让柯文哲、也不能让金溥聪得分。
但随著柯文哲民调再被侯友宜超越,柯阵营的宣传战遭遇瓶颈、组织战力也基本为零,“柯侯配”逐渐丧失了讨论正当性。如今国民党虽仍高呼整合,却已是“侯柯配”成为主流,且据笔者了解,国民党地方派系再怎么不喜侯友宜,都不会接受国民党礼让柯文哲,如果党中央真的一意孤行,地方组织便不会大力动员。因此说得更直接,“柯侯配”看起来是选项,却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柯文哲的必然殒落是关键
从上述分析来看,不论“侯柯配”或“柯侯配”都有难度,只是前者的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可能可以更务实的说:等不到国民党礼让的柯文哲,基本上只剩三个选项,不是被民进党打到崩盘退选、抱著渺茫的胜选希望硬选到底,就是选择与国民党合作,换取民众党能多几位部长,自己也能在未来政府中保有一席之地。但不论柯文哲如何选择,在笔者看来,其殒落都是必然结局,正如民众党的泡沫化也必然发生,只是选择方案不同,苟延残喘的时间长短就不同。
而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台湾2008年的选举制度改革。在这一年,台湾将立委选举改成“单一选区两票制”,其中“单一选区”是指每个选区以相对多数决制选出一名候选人,“两票制”是指每个选民手握2票,1票投政党、1票投候选人。根据杜瓦杰法则(Duverger’s Law),多数决制容易产生两党制,比例代表制则容易走向多党制,所以这一改革决定了台湾的政党体系将会走向两党制,第三小党基本上没有生存空间。
比较2004年、2008年改革前后的区域立委选举,2004年时小党尚有生存空间,例如亲民党就在225席中拿到了34席,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也有12席;2008年改革后,国民党在113席中拿到了惊人的81席,民进党则有27席,亲民党、新党、台联全数泡沫化,区域立委席次几乎为零。再看2020年选举,区域立委同样除了蓝绿两党外,几乎没有小党。
而台湾同样采取相对多数决制的总统、县市长选举,也基本上是走两党对决的路线。柯文哲之所以能在2014年、2018年两次当选台北市长,基本上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第一次是因民进党不只礼让、还全力辅选,所以柯文哲即便没有民进党身分,也明显是代表民进党参选,所以能承接民进党的支持群;第二次则是因为公投绑大选导致“边开票边投票”,让泛绿选民眼看民进党的姚文智严重落后,决定弃保给柯文哲,才让柯文哲最后以3000余票险胜国民党的丁守中,因此其本质还是蓝绿对决。
所以当柯文哲决定在2019年自组民众党、以此参选2024总统时,基本上就已经是在挑战不可能的任务。在台湾的选制下,如果柯文哲的目标真是选上总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入民进党或国民党,并争取该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如果真的非创党不可,那么柯文哲唯一的胜选机会,就是争取民进党或国民党礼让,好承接该党的民意基础与选民版块。
此外从资源的角度来看,新生小党的候选人要选立委、县市议员还有可能,竞争县市首长已经很勉强,要挑战总统就必然会陷入资源不够、被边缘化的窘境,因为选举前期只有宣传盘作用明显,中后期开始便会进入组织盘的较劲。正因如此,之前柯文哲民调极高时,笔者便曾撰写《柯文哲隐忧》3篇系列文章,以柯缺乏地方基层“陆军”、容易被民进党宣传系统人格毁灭、面对弊案选战并不耐打三大基础,预测柯文哲在选战的中后期将会相当辛苦,除非能获国民党礼让,用该党资源打宣传战、组织战,否则基本上没有胜选机会。
再看柯文哲、民众党的尴尬处境,柯文哲之所以能有今日声量,关键就是8年的台北市长执政,但柯文哲已在2022年卸任,若不在2024年参选总统,待至2028年便不可能再有今日能量,简单来说,只要这次没有胜选,之后便不会再有参选机会;民众党则基本上是柯文哲一人政党,但小党在台湾选制下基本上开局即巅峰,即便2024年能凭柯文哲的声量选上几席不分区,其命运也基本上不会与早年的新党、近年的时代力量相去太远,走向泡沫化不过早晚,除非柯文哲真的胜选总统。
而如前所述,观察眼下情况,柯文哲应该等不到国民党礼让,那么直到11月登记前,摆在面前的就三个可能情境:第一,被民进党打到崩盘,决定退选,民众党的泡沫化提早发生;第二,坚持参选到底但落选,虽拉擡了民众党的2024不分区立委席次,但泡沫化还是会在几年后发生,因为民众党下次不会再有如此强势的总统候选人;第三,接受国民党整合,换取民众党部分战将出任联合政府的部会首长,柯文哲自己也可允诺担任副总统、或部会首长,得到参与执政的机会,但这一情境同样会导致民众党的泡沫化,只是会是被国民党吞吃的泡沫化,也就是会有部分成员成为“泛蓝”,虽保有民众党党籍,却与国民党眉来眼去,或是在之后干脆选择加入国民党,以争取更好的政治前途。
而正因柯文哲必然殒落、民众党也必然泡沫化,“至少争取参与执政”,就成了让柯文哲同意“侯柯配”的可能关键。而虽说这一搭配可能导致部分民众党支持者流失,但因为这次赖清德的稳定支持度也只有30%到40%左右,“蓝白合”只要能集中多数选票,就有与赖清德一搏的基础,民进党便不能再因非绿分裂而高枕无忧。
当然,柯文哲也可能选择听从“主战派”的建议,拒绝与国民党整合,那么随著选战递进,民众党组织战力几乎为零的劣势将愈发明显,宣传战乏力的现实也将持续发酵,诸如民众党籍市长高虹安贪污的丑闻将反复成为失血伤口,其结果也必然反应在柯文哲的民调上。只要侯友宜能显著拉开与柯文哲的民调差距,便有可能在总统选举上操作“弃保”,也就是让部分民众党支持者在“政党轮替”的最高目标下“分裂投票”:总统票投侯友宜、政党票投民众党,最终即便民众党能有席次,柯文哲也必然无缘总统,侯友宜则可能因此险胜赖清德。
简单来说,赖清德现在看来情势大好,却不能忽略可能会到来的第三个隐忧:侯友宜与柯文哲如果不是整合,就是在操作弃保、分裂投票后,实际上“只剩一个”。归根结柢,赖清德的真正挑战不是国民党或民众党,而是人民想要政党轮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