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美日无法改变国际现实 台湾政客何须自作多情?

撰文: 张钧凯
出版:更新:

台湾2024总统大选开跑,各组候选人无不以地缘政治作为角力战场,进入了台海的“美日时刻”。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预计8月出访巴拉圭途中过境美国,引起陆方强烈反对。而一向被视为“挺台”代言人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遗孀安倍昭惠亦于近日访台,获蔡英文与赖清德接见,并在“台日友好音乐会上”高喊“日本与台湾同在”。

赖清德“走进白宫” 先吃美方“闭门羹”

台海情势风急浪高,可说已是“全球共识”,唯独台湾社会“老神在在”(闽南语方言,比喻很有把握,一切情况尽在掌握中)。背后的心理之一,莫过于认定倘若“台湾有事”,美国与日本必定基于“民主盟友”的关系,出手伸援。而台湾民众之所以会有如此认知,根源来自于冷战期间台湾的地缘角色延续,以及“民主化”之后政客们所灌输的“美日迷汤”。

这帖“迷汤”的主要配方,“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近期毫不藏私,大方展示。7月10日他向支持者说,2024大选是“中南海”和“白宫”的选择;当台湾总统可以走入白宫,“我们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就已经达成了”。再加上从去(2022)年开始发酵的“疑美论”,赖清德以副总统之尊一声令下“不能怀疑美国”,便能得知赖清德在这场总统竞逐中,要将“美国因素”发挥到极致,以此争取“恃美拒统”选民的支持。

赖清德称“当台湾总统可以走入白宫,我们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就已经达成了”,但《金融时报》披露,美国要求台湾政府澄清。图为2022年7月21日,赖清德代表蔡英文参与美国在台协会(AIT)举办的“美国独立246周年”庆祝活动。(Facebook/赖清德)

然而,赖清德还未“走进白宫”,美方反而先给了一道“闭门羹”。《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7月19日披露,美国官员已要求台方澄清赖清德关于白宫访问的争议言论,根据华府与台北八位知情人士说法,赖清德的言论促使美国政府寻求解释。赖清德的“美国牌”才刚出手,却先引发华府对他更多的疑虑;赖清德赴美“面试”之行,还被大陆驻美大使谢锋称为“正向我们冲来的灰犀牛”,他究竟会得到何种“礼遇”,恐怕还难以过早下定论。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日方“举棋不定”

与“美国保台”同时发挥台湾心理安全作用的,还包括了安倍晋三生前积极宣扬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之说。不过,《香港01》向台湾不具名日本研究专家了解,他表明事实上除了安倍晋三之外,并没有日本官员正式表态过“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这位台湾日本专家的说法,与近期《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报道不谋而合。该文以独家的形式透露,一年多来,美国和日本军方官员一直在讨论针对台湾潜在冲突的计划,但是日本是否会出兵参战的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尽管日本已投资于防御能力,并拥有在亲密盟友受到攻击时做出军事反应的能力,但对战备升级的担忧,包括中国可能发动的攻击或使用核武器,令东京的犹豫不决。《华尔街日报》强调,说服日本直接参与冲突具有挑战性,因为日本领导人避免公开谈论他们参与潜在的台湾战争,这主要是由于公众的广泛反对。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遗孀安倍昭惠(左)受邀赴台访问,7月19日举行欢迎晚宴与音乐会,台副总统赖清德(右)称,希望安倍昭惠夫人能常来台湾走走,“把台湾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台湾总统府)

此外,日本庆应大学法学院教授森聪曾表示:“若问日本民众愿不愿意为台湾而战,此刻九成的人会说‘不’”。还有一个讯号,在于日本战略研究论坛(JFSS)7月16日举行台海兵推,结果显示“台湾有事,日本举棋不定”。台媒《旺报》社评解读,日本普遍民意不允许自卫队逾越“和平宪法”,日本官方的军事决策,必定受到宪法与民意的双重制约。

《香港01》驻台首席记者于今(2023)年4月到访琉球(冲绳),见证了当地民众强烈的“反战”声音,不希望受到“台湾有事”的牵连。而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日尔前访华,也透过内地官媒《环球时报》表明反对“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心声。琉球是日本面对战争的最前线,其民众对“台湾有事”的民意态度,据此可见一斑。

换言之,安倍晋三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以及安倍昭惠“日本与台湾同在”等说法,与其说是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不如说是日本政客挑动“台湾牌”的民粹口号罢了。

摆脱“依恃美日” 台湾应先认清国际现实

众所周知,台海两岸的“小气候”,受制于中美关系的“大气候”影响。近来,中美关系近入战略调整期。包括见证中美“一中”框架的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台译季辛吉),以百岁高龄访华,说明了中美双方仍在努力尝试化解分歧、管理风险。

7月20日,习近平(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左)。(新华社)

在中日关系方面,《香港01》曾分析过北京手上的“琉球牌”筹码。除此之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7月3日还对日韩喊话,“欧美人分不清中日韩,无论头发染得再黄,鼻子修得再尖,也变不成西方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王毅的强势话语,说明北京在应对日本的“台湾牌”不会屈居于弱势。

回到台湾身上,“仰望美日”是台湾战后历史与民选政客共同养成而出的附庸认知与习性,执政的民进党可以“自作多情”,而政客或许可以借此丰收选票,却无法改变国际政治的现实,这是台湾选民最需要认清的事实。甫过世的台湾“知日”权威许介鳞,也曾在遗著疾呼台湾政党官员看清中国崛起的巨变,莫再幻想“维持现状”,亦应摆脱“恃美反中”的执政思想。近日华府与东京的涉台言行,更让许介鳞的警惕之言,宛若当头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