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两岸关系空前紧张“武统”呼声高涨 危机中仍有希望?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2020年是近年两岸关系空前紧张的一年,可能比1996年发生台海危机时更危急。一方面大陆军机军舰频繁绕台,演习不断,“武统”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台湾蔡英文政府紧跟“特朗普路线”,在各个议题上大力推进“抗中路线”,美国高官接连访台,美台关系达到历史新高。两岸关系在这一年是否一去不回头呢?
本文为“2020年中国大事回顾与展望”系列报道第六篇。

民进党政府原本在2018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中大败,但其后藉著主打“亡国感”并借香港反修例风波翻生,不仅总统蔡英文在年初的大选成功连任,民进党亦继续取得立法院过半议席。胜选后,民进党政府紧跟“特朗普路线”抗中,加紧在各个议题上与大陆对抗,两岸的官方互动几乎冰封。

由于两岸关系交恶,疫情爆发后,滞留武汉台人乘包机返台一事拖延多时才成行。(中央社)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成为了两岸外交的战场,蔡英文在疫情初期就暗指大陆在疫情上不够公开透明,未向台湾分享正确的疫情资讯。台湾更对大陆发布口罩禁售令,引发大陆舆情的反弹。再者台湾在美国支持下,欲借疫情之机参与世卫大会,大陆自然严辞拒绝,定调台湾想要参与世卫是想要“以疫谋独”。两岸官方交恶也殃及民间,不仅武汉台商包机阻力重重,滞陆的陆配子女“小明”难以返台与家人团聚,连台湾大专院校陆生返台就读一事也延迟多时。至今台湾官方仍频繁以大陆极为反感的名字“武汉肺炎”来称呼新冠肺炎。

美国高官今年接连访台(点图放大):

+2

台美外交挑动大陆敏感神经

两岸关系发展与中美关系密切相关。中美关系近年交恶,特朗普政府在不同层次上试图遏制大陆的崛起,加上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方自然也尽打“台湾牌”来遏制大陆。而民进党政府出于“抗中”的自身定位,与特朗普政府一拍即合,也一再以推动台美关系为外交重点,导致原本冰封的两岸关系迅速恶化。

今年8月起,美国卫生部长阿札尔(Alex Azar)、国务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海军印太情报总指挥官斯图德曼(Michael William Studeman)陆续访台,台美间的交流涵盖敏感的国防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克拉奇是自1979年美台断交以来,美国访台层级最高的国务院官员。在美台军售方面,截至12月上旬,特朗普政府今年已6次对台军售。路透社的统计指,今年以来美对台军售金额高达51亿美元。美国高官接连访台,加上频繁的军售,在在显示美台关系达到历史新高。

台美推动外交关系挑动了大陆最敏感的神经,中方视为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助长台独分裂势力。由于台湾完全配合美国制衡大陆的战略,导致两岸关系失衡,大陆因此祭出一系列强硬措施应对。在2019年初,在纪念《吿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讲话中,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两制台湾方案”,达成方案的设想路径仍是“和平协商”。去到2020年,“两岸对话”不见有任何实质作为,大陆“和统论”声量缩小,取而代之的是“武统论”。

解放军陆军两栖部队在东部海域展开渡海登陆演练,示警味浓(点图放大):

+16

军机军舰绕台“常态化”:武统会到来吗?

武统台湾的话题不只停留在大陆互联网舆情上,前官员例如国台办前副主任王在希也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要“以战迫和”,而以激进立场闻名的官媒《环球时报》在12月举办的年会中,大陆学者一面倒表示应采取“以武促合”手段逼迫台湾上谈判桌,可见武统声浪如今已大过和统不少。

今年以来,大陆官方在关于统一国家的措辞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今年5月大陆两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人报吿中的两岸部分,都未如过去提到“九二共识”,且讲到统一也没有提“和平”二字,虽在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加上这些字眼,但已引起外界揣测大陆对台方针已经改变。而在10月底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对台表述也发生变化:推进统一不见“和平”。有评论指,在推进国家统一层面,北京已经对“和平”不再寄予太多希望。

美国务次卿克拉奇访台之际,解放军18架战机从台湾西南、西部、西北和北部四个方向逼近台湾,部分军机甚至逾越海峡中线。图为台军公布拍摄到的解放军轰6轰炸机的照片。(台湾国防部)

大陆官方虽然在措辞上相对隐晦,但在实际行动方面却在在显示其以武力威摄台湾的意图。解放军军机及军舰于今年多次绕台,对于台湾民众来说已不再是“新闻”。据路透社于12月上旬统计,自今年9月中,解放军军机绕台超过100次,其中涉及的军机还包括各种战斗机和轰炸机。解放军更接连在渤海、黄海、台海与南海进行军演,形成“演习常态化”。而美国方面为了表示对台湾的支持,美军军舰也多次高调在台海航行,截至12月中旬,美舰今年共有12次通过台海。

比较1996年的台海危机,当时台湾在军事技术上还有某些相对优势,大陆尚缺乏任意渡海作战的能力。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让美国有充分的自信,派两艘航空母舰就足以对解放军形成有效威慑。不过在2020年,中美两国在区域内的军事力量已处于伯仲之间,解放军甚至具有相对优势,而两岸实力对比已经完全失衡。剑拔弩张的台海情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台湾人,他们正面对被武统的风险。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军舰12月19日通过台湾海峡(点图放大):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台独顽固分子名单

除了军事行动外,大陆还开启“台谍”资讯战,在台湾双十节后即藉央视节目公开针对台湾情报机关的反间谍行动“迅雷-2020”,披露多宗“台谍案”,声称要“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结果是“破获涉嫌资助‘港独’、刺探情报、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等行为的数百起间谍窃密案件”。台湾方面也不甘示弱,在同月(10月)表示侦破一宗“共谍”案,台国防部军事情报局3名高级退役人员被捕。原本两岸官方关系已经冰封,现在连民间交流的前景也蒙上阴影:民众亦须当心自己被卷入间谍行动之中。

此外,大陆国台办更正式公开承认正在制定“台独顽固分子名单”。这份“台独黑名单”不光囊括台独分子,还包括背后金主,显然十分具有针对性,反映大陆将针对台独的打击面进行了扩展。台湾方面,“亲中”蓝营媒体的代表中天新闻台续牌失败,引发轩然大波,也显示民进党政府在台湾打击亲中势力的力道加大。

央视节目公开多宗“台谍案”(点图放大):

步入2021:转机会出现吗?

2020年是近年两岸关系空前紧张的一年,从两岸的发展来看,似乎彼此都没有转圜的愿望与动机,但如果细看内涵,则不论是蔡英文表示“寻求建设性的两岸对话”,或者大陆高举“九二共识”,皆仍预留了转圜余地。

实际上,在两岸问题上,大陆方面的立场和底线始终明确:坚持“九二共识”。相较而言,近年来美台方面的政策却是变化剧烈。眼下,随著美国即将迎来政府更迭,即将上台的拜登未来的施政重心未必放在对华关系上,将不会如特朗普般乐见台海局势持续转坏。而蔡英文此前又显然受到特朗普政策的影响而大力推进抗中路线,就此而言,一旦拜登对台湾的支持不如特朗普般强韧,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也可能会随之改变。

不过,蔡英文究竟会如何选择,现在仍是未知数。自去年香港反修例运动以来,蔡英文及民进党政府借由“反中”,获得不少政治利益,若任由惯性前进,坚持“抗中”定位,无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那么两岸关系自然也难以真正改善。局势恶化,政治人物或许确实仍可争得利益,但最终苦果,却是由所有民众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