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中 |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制度化治国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近日尘埃落定,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一份宏大的改革计划。纵观整个决定,53次提到“改革”,两百多次提到“机制”。
但是决定公布后,也有不少声音对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改革抱有审慎的目光。国家治理要制度化,但是制度化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真正落实,才是关键。
如此繁多的机制和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颠覆性、变革性效果可想而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官员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能够得到提升,在现有的机制和体制下,大多数事务都能得到妥善解决。改变机制和制度的同时,也要看到盘活官员能动性的重要性。
制度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兼容那些已经不容易适应现代化治理的一些民众的诉求。改革的过程中,民众适应机制化和制度化需要时间。以制度、流程、机制为由头,置一些民众的诉求于不顾的情况必然会发生。这就要求以民为本的人性化治理不能自此缺位。
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化的治理要防止官僚化和僵化。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改革,这份涉及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的决定,是在改革的四梁八柱搭建完毕之后才有的非常全面细化的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重建计划。如果以往的改革是骨架,现在的改革则是搭建神经、血脉和肌肉。这是承上启下的很重要一步。这样的改革不是没有意外,而是更加深入了,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如今的机制和制度化建设,就应该认识到,机制和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的产物。纷繁复杂的机制和制度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一项机制和制度都有它的适用期。
未来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机制愈发官僚化和僵化时,或许也需要去除机制和制度化障碍。这就需要能够灵活捕捉正常的机制化制度化建设和过度的机制化制度化建设的区别,把握机制化制度化建设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