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以虫为食能解全球口腹危机 人类何时Get Ready?
迪士尼电影《狮子王》的角色丁满和彭彭喜欢食各式各样的虫,并指这些昆虫虽然恶心,但营养丰富。这并非卡通片剧情而是有科学根据,有学者更提出以食虫解决全球粮食问题。
欧美及中国等地近年亦不时涌现食虫热潮,惟一直未能成为常态。毕竟要将食虫变成饮食主流或习惯并不容易,牠们的样子实在太不讨好。但话说回来,食虫与粮食危机又有何关系?适逢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英国昆虫学家霍尔特(Vincent Holt)早在1885年已写了一本名为《为什么不吃昆虫?》(Why Not Eat Insects?)的书,不过有关问题要数到2013年才真正得到关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当年发表的《可食昆虫》报告警告,指饲养家畜是全球暖化等问题的主要元凶之一。如果更多人类能将昆虫纳入饮食,就可以减少世界饥饿、粮食短缺及粮食不安全的问题。
咦等等,为甚么是“更多人类”呢?事实上,食虫并不是甚么新鲜事,中国有不少地方的人均喜欢吃蝎子、蚕蛹和蝉等昆虫,墨西哥等地同样也有吃虫传统。据统计,食虫文化在热带地区较为普遍,主要食用毛虫、蚱蜢、甲虫、白蚁、蚂蚁、蜜蜂等2,000种昆虫。他们食用昆虫并非因为挨饿,而是因为这些地方气候较温暖,昆虫可谓唾手可得,有些昆虫更被誉为是美味佳肴。
昆虫营养价值可媲美肉类
在“Hard sale”食虫文化前,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数据预料,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达97亿,但人均农业用地则会由2012年的0.22公顷减少到0.18公顷,这意味我们的粮食可能不足够。
FAO研究则发现,随着人们变得富裕,肉类消费自七十年代起已增加近三倍,预计到2050年将会再增加62%。不过若再增加饲养牲畜,很可能会进一步破坏环境,这促使科学家寻找人类汲取蛋白质的替代品。
相比在实验室高成本制造肉类,昆虫这些小不点更为普遍,而且含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营养价值。昆虫与猪肉、牛肉、羊肉或鱼类等传统肉类营养相当,含有三成至七成蛋白质。有专家更指出,一天只要吃两条毛虫,就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蛋白质需求。
昆虫亦是脂肪酸、维他命及铁、锌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一些水生昆虫更富有可保护大脑神经的不饱和脂肪酸奥米加3(Omega 3)。
食虫可舒缓全球暖化
《可食昆虫》报告指出,饲养家畜是全球暖化等问题的主要元凶之一,亦是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畜牧业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14%,气候变化亦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下降,这会令饥饿的人口持续增加,而食用昆虫则是解决这个困局的良方。与饲养其他牲畜相比,饲养昆虫需要较少的水,亦产生更少的温室气体。
研究显示,同是生产一公斤食肉,饲养蟋蟀仅需1.7公斤饲料,远远低于饲养鸡的2.2公斤或是牛所需的7.7公斤。昆虫在加工后的食用比例更非常高,蟋蟀有近八成可食用,而猪肉只得七成、牛肉更只有五成半。
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昆虫是冷血动物,所以除了白蚁、蟑螂及甲虫等物种外,大多数昆虫都不会如牛等牲畜一样,放屁产生温室气体甲烷。《全球粮食安全》(Global Food Security)杂志亦指出,以蟋蟀及面包虫代替全世界一半的肉类,能释出三分之一的农地。
▼想看更多昆虫美食相片,请点击以下图辑观看:
只欠消费者首肯张口
人工饲养食用昆虫技术已大致成熟。目前已有不少企业,用人工方式饲养昆虫作为鱼饵,或是家畜等的饲料;养蜂及养蚕亦随处可见,这些昆虫均可供人类食用。食用昆虫正形成它的一股发展潜力,业界预料,食虫的消费会在2023年达到5.22亿美元(约40.7亿港元)。不过,要使食昆虫成为饮食主流,必需过消费者这关,而这关亦是最大障碍。
有专家提出,将昆虫加工成肉丸或肠仔等无法辨认源材料的食物,可能会令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更何况人们在生活中已不知不觉间食用昆虫。不少食物均有添加胭脂虫(Cochineal)制成的“胭脂红色素”,美国星巴克(Starbucks)的士多啤梨星冰乐,亦曾用胭脂红色素,惟在素食团体反对后才改用植物色素。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昆虫学教授赫伊(Arnold Van Huis)2013年的实验或可成借镜。他准备两批分别以全牛肉,以及一半以昆虫制成的肉丸,让测试对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试食,结果有九成人都指后者更好食。2014年比利时一项研究亦指出,在26至45岁的人当中,92%试食昆虫后表示会再食,更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会考虑在家中烹煮昆虫。
上述实验可见,大部分消费者的厌恶只是因未能打破对昆虫的固有印象,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饮食模式迅速改变,只要让消费者跨越心理障碍,将食虫文化好好包装,粮食危机可能真的有望解决。
也许二、三十年后,我们会看到家庭主妇到街市谈论“呢条虫点煮先好食”,或是相约情人到高级餐厅享用“虫宴”。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