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5周年|金管局余伟文:香港金融百折不摧 赖以“底子够厚”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本港金融业发展持续蓬勃,由市场规模以至金融系统的稳健性,都较97回归时有很大的推进。
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接受《香港01》等传媒访问时表示,过去25年来香港金融业以极高速发展,一直扮演中国连接国际的桥梁角色,未来在连系上仍有庞大的发展空间。他强调,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过去25年来赖以成功的是,金融系统保持稳定,市场对联汇制度信心不变,深信“底子厚”便有能力应对任何风险。
回顾过去25年来香港金融业的转变,一堆数字著实亮丽。在1997年回归时,本港股市市值只有4.6万亿港元,而截至今年5月,股市市值已增至38万亿港元,累计增幅达7倍。至于被视为维持金融稳定的外汇储备,由1997年的800多亿美元,如今已增至4,600亿美元,升幅达4.7倍。
对于香港股票市场的高低起落,普罗大众也许不感陌生,但是外界或忽略了香港的债市发展。在1997年,香港当时的债市年度总发行额少于200亿美元,时至2021年全年,数字已升至4,000亿美元,累计增幅接近廿倍。
本港债市发展蓬勃 增速胜股市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坦言,“在大家印象中香港发展得不太好是债市……但我经常鼓励大家看数字!”他续引述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AM)的报告,指出面向国际投资者的亚洲债券发行人在多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份额,2021年香港占去全球的34%,而美国、英国、新加坡分别占22%、17%、5%。
香港一直作为中国与国际之间的桥梁,在互联互通的机制下,股票通、债券通、理财通等等的南北向通逐步开放,涉及的交易规模与日俱增。以股票通为例,在2014年及2016年先后有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北向通”开通,当时日均交易金额只有56亿人民币及16亿元人民币,在2021年数字已攀升至553亿元人民币及650亿元人民币,升幅分别为9倍及40倍。
至于债券通“北向通”的日均成交金额埂2017年的22亿元人民币,亦累升11倍至2021年的260亿元人民币。余伟文重申,债券通“南向通”发展初期慢热,但参考互联互通过往的经验,相信未来几年是一大发展趋势,预期相关交易额会慢慢增加。
一辆超跑要呈现极致速度,又要令驾驶者舒适,少不了稳健的“车架”、“底盘”。香港金融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一直做好桥梁的角色,并在25年间经历风风雨雨仍然站稳阵脚,余伟文断言,“一项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得非常稳定,正是金融系统,而且韧力很足够”。
重申无意改变联系汇率制度 挂钩美元合适
联系汇率制度可谓香港金融中心高速发展的“底盘”之一,但在中美冲突加深下,再有声音探讨是否需要检视该制度,甚至是“脱钩”。余伟文强调联汇制度是维持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联汇制度经过风风雨雨之后,廿五年来市场信心有增无减。甚至最近两三年,众多不同挑战的出现,市场对联汇亦没有任何疑问。有见联汇作为金融系统的定心丸,凭著这个能力去稳定金融系统,才可以在这基础上建立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对于坊间不时有意见指,港府应否考虑将港元挂钩人民币等其他货币。余伟文在访问中再次强调,金管局无意改变联系汇率制度,重申在香港这个相对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维持汇率稳定十分重要,而挂钩美元亦属合适。
的确,本港经历过97年金融风暴、03年沙士、08年金融海啸,以至近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未受动摇,港元汇价“稳如泰山”。根据英国智库机构Z/Yen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的国际中心指数,香港以715分位列全球第三名,排名更属亚洲区内最高。
日圆贬值要留意 暂未忧虑引爆亚洲金融风暴
香港虽然能够越过之前的种种难关,但近年外围风险多变难料,余伟文亦坦言,环球风险外溢(Spillover)是较为令人担心。由于联储局及各大主要央行才刚刚展开新一轮加息周期,股票市场已录得明显跌幅,更甚的是缩表所带来的真正影响尚未反映出来,难以估计市场流动性的收缩幅度。当个别规模较大的市场出现大规模“爆仓”等情况,牵涉层面广泛,正正是不少亚洲经济体所忧虑的。
被问到最近日圆大幅贬值至20年新低,年内跌幅超过15%史上罕见,余伟文称目前未看见日圆的贬值会带来重大的危机,但强调当主要货币出现大幅贬值,金管局会密切留意情况。
余伟文在访问中时刻不忘强调香港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居安思危在我们的DNA之中很强”,要维持稳定香港的底子必须要厚、做好监管,系统要保持透明,令市场抱有信心。余重申,金管局作为中央银行机构,一直为不同场景准备预案及应对计划,但详细内容比较敏感,故不作讨论。
最后他亦寄语金融业界,“既要捉紧机遇,亦要管理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