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大评核指引未涵AI过时 政策检讨无定期做 质保局促尽快更新

撰文: 陶嘉心
出版:更新:

教资会辖下质素保证局公布岭大质素核证报告,指岭大积极让学生在学习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不过,校方尚未制订正式政策,例如最新一份《评核指引》是2017年出版,包括“学术诚信”部份等未有提及AI的使用,建议校方尤须尽快更新。

质保局建议岭大要就AI制订正式政策。(资料图片)

质保局第三轮质素核证周期先后涵盖8间资助大学,聚焦大学如何检视和改善学术标准和学术质素架构、学术课程发展、教与学、学生学习评核和学生支援等。

岭大于去年8月接受质保局评审小组的质素核证,小组于报告中指,岭大已更新电子学习策略和指引,并积极检视新兴技术对教与学影响,不过,小组提醒岭大有需要就AI制订正式政策。

《评核指引》2017年出版 未有适时更新涵AI

报告指,2017年的《评核指引》,并无提及AI的使用,因当时该技术尚未普及,所以不论是“学术诚信”和“如何引用参考资料”部份,都无涵盖AI的资料。

报告指,校方于2023年7月制订的《学科评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只是列明一般原则,例如AI可用于开卷形式的学科课业和评核,但不可用于闭卷形式的学科评核及期终考试,但文件无提及《评核指引》。即使校方有其他最新于2024年出版的文件,但同样无提及《评核指引》,形容会令学生和教职员产生混淆。

评审小组又提到,无证据显示岭大有明确政策订明须定期检讨政策(资料图片)

促每年检讨校内工作小组职权范围

评审小组又提到,岭大对于质素保证政策和程序的证据则相对有限,亦无证据显示该校有明确政策订明须定期检讨政策。另外,虽然岭大要求正式委员会每年检讨其职权范围,以确保学术标准和质素管理架构与时并进,但校方无要求非正式小组作出上述工作。

报告举例,“表现指标工作小组”至今仍在已过时、 按上一份《策略发展计划》制订的职权范围下运作。虽然该小组每次开会时都会审议其职权范围,但有关职权范围从未作出更新。评审小组建议,校方应一并要求正式委员会和非正式小组每年检讨其职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