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用尿兜】户外如厕空间谈平权解放 也解决女厕排长龙问题
公共厕所除了是城市规划的一部份,亦是性别争论场域。不论是设立性别友善厕所,还是有关增加女性厕格的公共讨论,都与近年大众性别意识擡头有关。
香港性别风气纵然尚算保守,但还是能借鉴外国设计,拓阔对城市空间的想像。最近,两位外国设计师就推出为女性而设的“Lapee”尿兜,供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时使用。
设计除为解决女厕厕格不足的问题外,亦将平权意识融入其中,至于是否适合用于香港,就实在见人见智。
公共厕所一直处于“公”、“私”领域的交界处。厕所既是公共空间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时亦为私隐不容冒犯的领域。而在这个“公私不分”的场所中,性别政治就成为了一大议题,规范大众的生活日常。
近年性别平等意识擡头,不论是设立性别友善厕所,把跨性别人士的需要纳入城市之中,还是像国外所提倡的“平权规划”,着力解决女厕因厕格不足、长年排队的问题,种种均与性别空间有关。
其实,“无性别厕所”等讨论在国外早就甚为普及,单在美国,就有超过150所大学设立了中性厕所,打破公共空间中的性别二元框架。在香港,香港大学亦早于2016年前首设无性别洗手间,不过时至今日,若要将措施放于本地广泛推行,相信仍会引来不少反对声音。假如完全推翻两性隔离的城市政策在香港暂不可行,借鉴保留两性分野,但提高女厕开放度的设计,又能否扩阔大众对香港公共空间的想像?
最近,两位外国设计师Gina Périer和Alexander Egebjerg就推出为女性而设的“Lapee”尿兜,供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时使用。大家若曾在港参与Clockenflap、Pink Dot等大型户外活动,应该不难发现,女厕往往因厕格不足,门外总是大排长龙,而女性的轮侯时间,更随时是男性数倍以上。不过据统计,高于九成等候如厕的女性,不过稍感尿意,而如今女厕设计,却未有如男厕般,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大小二便”之分,等候时间难免更长。
有见及此,两位设计师构想出“Lapee”女性尿兜临时厕所。厕格用上可循环再用的PE塑胶物料制成,粉色外观格外抢眼。整座临时厕所共设三格,外形呈扇页形状,经精密计算,即使未有门档,仍能确保外面不能直视进内,保障使用者私稳。设计师顾及女性需要,特别加高60cm底板,让女生能以半蹲方式如厕,更为方便。此外,二人亦特意把平权观念融入设计,一方面增加厕格开放度,“赋权”女性走到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以“尿兜”为蓝本,明显有打破两性刻板印象之意。
如此前卫设计,其实已在法国、挪威、丹麦等地的大型户外活动上派上用场。每座临时“尿兜”净重不过200公斤,内设1,100公升大缸,可供3,500人次使用,实在非常贴合外国户外活动所需。如此设计,放于性别风气尚算保守的香港,相信还是会引起一番争议。但从国外设计反思香港公厕规划中的种种“理所当然”,拓阔对公共空间的想像,亦是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