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半世纪时空的混搭课:50至70年代篇

撰文: 一物特约
出版:更新:

杂志媒体都在教导我们什么是混搭mix & match。到底它是从何而来?今天,让我带领你穿越时空,去拜访每个年代的mix & match It girl,回顾从“简单穿搭”到“时尚混搭”的半个世纪,学会真正的“混搭”精神 。

走男孩风的柯德莉夏萍穿风衣裤装和loafer,却用丝巾包头。

何谓mix & match?穿搭是单纯的服装搭配;混搭是有冲突感却没有违和感的穿衣方式,定义是把不一样的元素拼凑在一起,变成崭新且多元的组合。

虽然当年Dior的New Look 突破了女装的固有轮廓,可是还没有脱离职业装欠缺个性的缺点,所以还不算是混搭,顶多是在添加了时尚感的穿搭。

50年代-战后时尚复苏时期30至40年代爆发二战,社会动荡, 哪有闲情谈时尚。没有时尚,何来混搭?而真正的混搭穿越旅程从战后一触即发!战后女性开始变得独立起来,她们渐渐走出社会,开始注重衣着,优雅的职业套装从那时候流行起来。 直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 社会经济得到改善。电视工业迅速发展,美国的电视节目在全国播放,电视机数目急升, 电视台纷纷成立 。媒体带动了流行文化,各式各样的节目、荷里活电影因此普及, 时尚就变得多元贴地,成了混搭的开端。以下介绍的就是广为人知的混搭It girl代表。

反传统时尚 柯德莉夏萍大家肯定对玛丽莲梦露很熟悉,她无疑是50年代性感的指标。不过,以她来说,只称得上是穿搭好看的代表,因为梦露的衣著一般都是款式安全、风格相似的连身裙。 她一头金色的卷发,玲珑有致的身材,迷倒众生,并成为男人的dream girl类型。梦露一直保持着别人眼中性感诱惑的女神形象,而她在穿著上就没有太多的混搭痕迹。

反观柯德莉夏萍相对跟当年社会传统女性形象不一样。她高瘦活泼的形象,带点小女生的叛逆淘气,跟完美女性如梦露的标准相违背, 但她却是女生们喜欢模仿的时尚对象。柯德莉夏萍可以说是50年代女性个人主义的标志,全因她的造型百变,深懂混搭技巧,对个人形象有鲜明的认知。

别人的想法不是我的想法。我只是在做我自己的事。
柯德莉夏萍
电影《罗马假日》(1953)里演绎一个活泼少女,简单用丝巾来点缀造型。

柯德莉夏萍还说道:“我的打扮是可以模仿得到的。女人们如果想要模仿我,只需要把头发绑起来,买一幅大的墨镜,还有一件无袖的小裙。”[正描述著无数少女幻想的《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造型]她的话正好说明了混搭的精神。第一,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要被别人影响自己的想法。第二,混搭是贴地的把不同元素放在一起,塑造成一个形象。当然,她完全低估了自己的魅力,哪有这么容易塑造得到她那种颜值跟气质呢? 不过从她的照片里,我们确实能无数次找到堪称“混搭”典范的造型。另外有趣的是, 柯德莉夏萍从未整形,安然接受并带著自己脸上皱纹自然老去。她晚年投身公益至1993年离世。 综合以上种种,由活得自在自我的柯德莉夏萍代表混搭第一女子实在当之无愧。

60年代-潮流的呐喊我会形容这10年为探索可能性的大时代。延续了50年代后期的流行文化,在经济稳定起来的情况下,自带叛逆的年轻人把过往时尚的优雅,加入个人主义,表达他们对一成不变的社会的抗议。 而真正的潮流此时才正式开始。年轻女生们把裙子改到膝上史无前例的短,头发也愈剪愈短,女生可以像个小男孩一样。流行服饰也受普普艺术的影响,色彩搭配抢眼且没有限制。而Twiggy就是这年代最好的代表。

个性坏男孩 Twiggy对,这位像个男生的的女生颠覆了模特时尚界的原有的一切标准。“幸运”的Twiggy得名师剪发后,又得摄影大师为她拍照,照片被《Daily Express》发现并刊登,还赋予“Face of 1966”的赞誉。怎么才是代表1966年的脸?Twiggy跟混搭又有什么关系?她是第一代的超模,可是她脸上长满雀斑、只有167cm高、51公斤、飞机场的身材,跟50年代流行的性感美完全沾不上边。 不过她强调的是个性,而不是花瓶外表。 Twiggy顶著几层标志性睫毛, 以独有的惊讶带可爱的表情来面对镜头,深得年轻少女的喜爱。

当时这位不足20岁的女生Twiggy只用上4年时间,就红遍整个时尚圈,以时薪80英镑收费(当时可是个大数字,现在的模特儿也未必有这个价格)。潮流界还产生了一股Twiggy热潮,推出一系列周边产品,她却选择在她如日中天的时刻结束模特生涯 ,抛下了一句:“你不可能一生都当个衣架!”Twiggy跟我们一样拥有梦想, 不当模特儿以后,她创业、做过自家服装品牌、拍过电影,还出唱片,It girl们真不是只会穿搭,还要懂进步同时多元发展。

70年代-以人为本的自由世界70年代是个活在当下的年代,这个开放的社会,混搭风潮已经步入完整阶段,没有局限的飞放自我,原因有二。第一,1969年人类首登月球,安在家中看电视已接触到遥不可及的太空。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已经out,而潮流文化和社会话题更加息息相关。例如天文科技的突破,带来space age的概念,以太空为主题的设计涌现。第二,反观现实,面对石油危机、美元贬值、经济倒退等绝望,年轻人对未来感到不安。这样的矛盾,让人反思个人和生命本质,从而追求心中的乌托邦和自由。 有了以人为本的的观念,他们抱著开放和自主的态度,追求艺术、音乐等,所以奢糜派对、音乐节得以盛行,跟现代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还没有Coachella的时候,美国胡士托音乐节(Woodstock)在1969年已经在举办了。

年轻人愿意尝试、接受和创造新文化,更引申成两种影响至今的亚文化-自由奢糜的嬉皮士和反社会叛逆的朋克。

混搭先锋 Bianca Jagger话题从社会文化再转回来时尚。由 Bianca Jagger诠释混搭最为适合,她整个人生都大胆尝试混搭。Jagger出生于尼加拉瓜的贫寒家庭,从小喜欢标新立异。但没钱怎么办?Bianca Jagger就将过膝的裙子改短成流行的超短裙,又偷穿爸爸的白西装。青年时期的她独自前往巴黎学习政治学,在求学期间四处旅行,还曾以交换生的身份到纽约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修。当过模特儿的她,跟Twiggy一样不甘于只当花瓶,激进的她后来热衷于参与社会活动,为女权和人权利发声。

Bianca Jagger在她与乐队Rolling Stone主唱Mick Jagger的婚礼上,撇弃了传统婚纱 ,真空穿上经典的白色Yves Saint Laurent吸烟装外套搭配长裙,加上宽边帽子饰以头纱,这位新娘也太潮了吧, 连婚纱都可以mix and match!

这位混搭招数极多的女人在时尚圈打滚,当时纽约红极一时的夜店Studio 54是她跟朋友们的蒲点,比如大名鼎鼎的艺术家Andy Warhol就是她的密友。在这样的艺术创作的氛围下,对个人的时尚和创意美学的修养不难有所提升。当时大家都追求一种非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偏爱奇异服装和发型,因此流浪旅游是其中一种流行的生活,民族风因此而起。其中一个70年代巨流行的混搭潮流,就是民族单品。原本跟时尚无关的印度头巾式帽子turban,却可以搭配剪裁前卫的优雅礼裙,或是西装与皮草。Bianca完美示范了什么是混搭,就是把不一样的元素叠穿而不违和。

风格是你知道你是谁,知道什么是适合你的,和你的价值,并接受这一切就是你。
Bianca Jagger

从50年代到70年代,虽然讯息没有今天流通,科技没有那么发达,但在这30年以来, 慢慢从封闭的社会迈进新的一页。特别地是时尚在女性范畴上,尤其看出社会对人权意识的改变。我们所说的混搭,其实是女性透过打扮,来实现自由和梦想,追逐一种充分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 。至于80年代这个繁华时代,到今天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混搭和时尚又有如何的改变?请看《穿越半世纪时空的混搭课:80年代至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