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手机App追踪接触者 科技公司比政府更强调私隐?
两大科技巨头苹果(Apple)和Google在上月罕有联手,宣布将共同开发追踪新冠肺炎接触者的手机应用程式,以助及早发现和阻止病毒传播,尽快解封社交禁令和恢复经济。虽然他们的做法得到不少国家支持,但更罕有的是,也有国家认为两间公司太过保护私隐而牺牲收集重要的抗疫数据。到底病毒传播可以如何靠手机追踪?在抗疫面前,私隐是否应该寸土不让?
苹果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生前发现Google在开发一款智能手机平台与iOS竞争时,扬言会对之发起“热核战争”。如今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下,两大科技巨头放下十多年来的“私怨”,在4月初宣布正共同开发一种追踪冠状病毒传播的系统。
两家公司在联合声明中说:“苹果及Google全体员工相信,当前正是最需要我们携手合作的关键时刻,由此我们才能解决全球最迫切的问题。”
要控制疫情,追踪被诊断出患有传染病的人所探访的每个人和地点,是重要手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引,受感染者应该列出接触者名单,“努力查明所列每位接触者,并告知其接触状态”。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在上月底的记者会上估算,该州每10万人就需要至少30个追踪人员,因此,将雇用多达17,000名接触追踪人手,他形容将会建立一队“追踪者大军”。
辅助“追踪者大军”
不过,牛津大学学者分析,人手追踪接触“太慢”,而且在疫情大流行下,难以扩大至足够规模:“病毒传播太快,无法以人手接触追踪来控制,但若果这过程更快、更有效和更大规模,那就可以控制……在症状出现后,接触追踪仅推迟半天,后果就会差天共地,这决定了流行病是得以控制还是死灰复燃。”手机追踪程式正被全球多国视为可以更快、更大规模追踪曾接触患者人士。正如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流行病学家及创新总监John Brownstein指出:“一般来说,过去的人手追踪接触牵涉大量手动工作。我们必须扩展公共卫生团队,这项新技术可以减轻很多负担。”
苹果和Google计划的追踪方法是:任何运行相同或兼容应用程式的手机,透过蓝牙发出和接收基于密码学的“钥匙”。当两部手机持续一段时间处于一定距离内,例如10分钟、两米内,就会交换钥匙。虽然蓝牙本身无法直接测量距离,但可按蓝牙信号强弱来估算两者接近程度,信号愈强代表接触愈近。假设某人确诊了新冠肺炎,如果他同意在手机程式中申报病况,他的匿名用户编码将会上传至系统中央资料库,其他用户的程式会自动定期与资料库核对,就可知道他们是否接触过患者,并向用户发出通知,以尽快自行隔离或检测。
科技巨头近年因保护私隐不力而饱受批评和惩处,因此苹果和Google是次甚为警觉。他们的做法会把个人的接触记录存在手机,中央资料库掌握的就只有哪个匿名身份确诊了。而且,苹果和Google将先于本月释出应用程式介面(API),让各国公共卫生机构以之开发的追踪程式可在Android及iOS装置上互通操作。然后在未来数月,两间公司会将这项追踪功能分别直接融入手机操作系统之中,而不再需要经应用程式才收到通知。
两家公司声称并不打算自行制作追踪程式,也不会从中收集任何数据;又考虑到私隐,在开发者请求取得位置数据前不会允许权限;更承诺追踪程式不会无了期运作,将在疫情受控后停止支援。甚至,Google和苹果最初将应用称为“接触追踪”程式,及后改称为“暴露通知”(exposure notification)程式,把功能从大规模监视转为更强调向个人的提示。
苹果和Google还对其API使用设下一些限制,令追踪程式更有效率,同时更保障私隐,例如只有政府卫生部门可以创建应用程式、使用应用程式和与公共卫生部门分享检测结果前必须征得用户同意,也不允许数据作针对性广告或执法用途。由于配对是在每个人的手机上而非中央系统进行,苹果和Google的做法也称为分散式(decentralised)追踪。
这种追踪方法本身也有其缺憾。新加坡接触追踪程式TraceTogether的产品负责人Jason Bay提醒,自动追踪无法完全取代人力追踪。因为太多关键讯息,例如接触时是否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是否正在与一群人唱歌之类,都不能靠手机追踪程式自动取得。人手追踪者也可以特别负责没有智能手机的贫穷人士或长者,这些都是较受新冠肺炎影响的群体。另外,抗疫也不能单靠追踪,没有足够检测工具的话也是徒然。以追踪程式自愿使用率全球最高(38%)的冰岛为例,负责追踪的督察Gestur Pálmason认为早期迅速的检测和隔离,才是抗疫成功主因。
而且在技术上,以蓝牙追踪的成效也备受质疑。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健康资讯技术前国家协调员Farzad Mostashari向科技媒体《The Verge》指出,程式可能会产生很多伪阳性接触:“如果我身处空旷,即使你距离我超过六呎,我们的蓝牙也可能会相互接通;也可能隔着公寓墙壁或者不在大楼的同一层仍能接上,会被警示为一次亲密活动。”甚至,电话直放而非平放在口袋中,也会明显改变蓝牙接收功率。
英国剑桥大学安全工程学教授Ross Anderson同意并补充:“问题是,蓝牙不是为无线电测距而设计的……它取决于你如何握住装置、是否戴着手套、是否下雨等。换言之,你会收到很多误报。”除了令人烦厌之外,他还警告可能会产生“狼来了”的后果,令一些用户逐渐忽略真实的警报。程式设计本身,到底二人接触要相距多远、持续多久才算可传播疾病的亲密接触,定义也难以拿捏,太宽松会导致误报太多,太紧也可能有漏报。
分散与集中之争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新科技实验室主管Swarun Kumar指出,蓝牙的准确度问题可借由一同收集和分析更多其他数据来解决:“手机上还有其他感应器。例如环境光感应器可以告诉你手机是否放在口袋或钱包中,反映信号有可能受到阻隔。指南针和陀螺仪可以告诉你手机的定向。”
也有专家主张收集手机定位数据比蓝牙更有用。美国麻州理工媒体实验室副教授Ramesh Raskar指出,“位置和背景资料对于追踪接触者非常重要”,使用蓝牙“只会收到通知,但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你是在杂货店戴着口罩的情况下接触,还是在社交活动上、咖啡店”?
从全球卫星定位(GPS)、手机网络和Wi-Fi信号集结的位置数据,可以反映某人在何时出现在何地的行踪。位置跟踪可能无法准确告知你与感染者曾经走得有多近,但至少可以知道你曾经出现在哪里、有多少其他人同时与他接触。Raskar和华盛顿大学的学者正分别展开以位置数据为主的项目,只会上载感染者的匿名行踪,以追踪疫情扩散。
但苹果和Google对API设下的限制,令政府无法以之自行建立集中式或收集地理位置的追踪程式。法国政府本打算于今年6月推出一个与医疗系统“捆绑”的手机追踪程式StopCovid,然而,法国数码部长Cédric O要求这些科技公司放宽私隐保障却不果。他在本月初接受电视采访时批评:“苹果本可以帮助我们使它运作得更好。一间经济状况从未试过这么好的公司,竟没有帮助政府应对危机。我们会记住。”
因此,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法国、挪威、新加坡、美国北达科他州等,不采用苹果和Google那一套,转而自行开发集中式(centralised)手机追踪程式。好处是卫生部门可以自由收集用户在蓝牙以外的数据,例如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的程式,要求用户在首次打开时输入其邮递区码的首部份;印度的程式在收集蓝牙及定位数据之余,还声称会收集姓名、电话、性别,甚至是否吸烟,但不会公开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接触记录和个人数据,会在用户申报确诊后一并上载至系统中央资料库,由它集中辨别和通知接触者。
NHS数码部门NHSX行政总裁Matthew Gould解释,收集到的接触事件资讯,包括发生时间、信号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正在收集的邮递区号,都可帮助当局了解新冠疫情传播。例如他们希望利用这些数据,找出哪种接触方式最危险、传播互动的规律,又或某人在接触受感染者后至申报出现病征之间相隔多久。Gould举例,邮递区号或可揭示某个地区发生接触感染的情况,有助医院和医疗系统及早预备面对新一波疫情。
牛津大学流行病学专家及NHSX顾问Christophe Fraser补充,经由集中式系统收集这些数据,可进一步改善程式,更准确通知潜在接触者:“好处之一是随着科学证据积累,更容易审核该系统并更快作出相应调整。主要目的是向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发出通知,而不是向风险较低的人群。使用集中式系统可能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结果,就着使用哪种模式,现时分成两大阵营:主流一方为苹果和Google的分散式追踪,因较能保护私隐,已得到不少国家支持使用,例如意大利、瑞士、爱尔兰、芬兰、奥地利、爱沙尼亚;另一派的国家则坚持使用集中式追踪。挪威在上月中推出的追踪程式Smittestopp,同时收集蓝牙和位置数据。
不过,有些国家已经动摇甚至转投阵营。截至上月中,德国还在支持名为“泛欧洲隐私保护接触追踪”(PEPP-PT)的集中式追踪标准,但因苹果拒绝配合而转为开发分散式追踪程式。本来采用集中式追踪的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也即将转軚。至于英国,虽然正在南部怀特岛(Isle of Wight)测试NHS开发的集中式追踪程式,但最近也留有后着,同时聘请了瑞士顾问Zühlke Engineering研究采用苹果和Google方案的可能性。Gould也向英国国会表示,不使用两间科技巨企的决定并非不可逆转:“如果另一种方式能更有效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会改变……我想保证,不会单单因为我们已经开始走上一条路线,就一直继续走下去。”
相关文章︰
【科技.未来】抗体检测良莠不齐 如何以“免疫通行证”回归正常
上文节录于第214期《香港01》周报(2020年5月18日)《私隐让位于人权 抗疫新招:手机追踪肺炎患者》。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