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盲从主流价值 理想主义无处容生 《孤岛》主角:我都几病态

撰文: 卢君朗
出版:更新:

“我觉得,H都几代表到大部份香港青年,好像无乜方向,无乜明确目标。其实可以归究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令好多人都好无力,当一个人无力时、当生活都咁困难,还讲什么理想、目标?”《孤岛》这部作品,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的处境与精神面貌。饰演主角H的梁仲恒,在现实中不像H般内歛,却对H的状态有同情感,他侃侃而谈,解说着他观察到的现象。另一边厢,陈海宁,在戏中饰演配角感冒少女,一个不断寻找新男人的女子,与H面对同样问题。对于整个社会如何一起创造出今天这种局面,陈海宁亦有着自己的观察。“每当有理想、盼望的青年走出来,希望作一些新尝试,好快便会被打沉,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保护、收起自己,不再与他人沟通。”

+4
梁仲恒认为现在流行文化过份吹捧个人主义。(卢君朗摄)

所有人将自己造成偶像在戏中H孤独、内向的性格习惯,可以被形容作不懂得与别人沟通,身为H的演员,梁仲恒在现实中十分活跃、健谈,甚至可以用调皮来形容他。然而,在这形象底下,他却经常反思自我,亦反思外界、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他觉得在“不懂与人沟通”背后,隐藏的是另一个问题。“现在社会太鼓吹个人主义,大部份流行文化都在讲我点威、点劲;一系就点惨、点不幸,大家现在崇拜的生活方式跟以前完全不同;在社交平台上,所有人将自己造成偶像,沉迷被别人祟拜。当每个人都系谂自己,关系就必然会疏离,因为没人愿放低自己,与别人沟通,即使沟通,也只是各自展示一种理想形象给对方,这样不会有真正的交流。”他沉思一轮后,归纳出自己的观察。

过于相信、吹捧主流价值观另一边厢,陈海宁肯首同意之余,亦提出“人们对自己认知太少”,因此建立不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致容易受社会资讯所影响。她不认为自己100%了解自我,却是个连在爱情关系中,都会不断审视自己、认清自己软弱、极限的女生。“举个例子,现在很流行用盛女称呼30多岁仍未结婚的女性,整个社会强调女性价值随着年纪下降;男性质愈老愈显身价。”人们就因为过于盲目的相信、共同吹捧这种价值,再也建立不出自己的个性。在一旁听着的梁仲恒连忙应和道:“就像一套电影,《单身动物园》(The Lobster)一样,好准确道出现在的人对于年纪与婚姻的看法,到了某个年纪还没有伴侣,你就连人都不如。”陈海宁提出人们“没有自己坚信的一套”,相当于梁仲恒所说的“所有人都在追逐模范形象”,结果就是没有人会用真正的自己与他人沟通,久而久之,人与人则愈加断裂。

陈海宁则不忿于大家往往习惯打沉抱着理想做事的人(卢君朗摄)

年青人有抱负却往往遭打沉陈海宁以他们二人一起勾勒出的图像,再往下延伸:“某程度上,年青人的无力、拒绝与人沟通,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过于强烈。每当他们以理想主义的角度出发,想去做某些事,却总是会被打沉,人们会说:我以前都系咁谂,你第时就会妥协。变相令他们怀疑自己,也达不到批评他们的人的期望,只有在网络上,对着不认识的人宣泄。”她的切身经历是,曾经想成为教师,令学生多点思考、多点相信,却遭做老师的长辈朋友劝诫,说以前也像她一样有理想,慢慢便会认命,放弃这份执着,她不齿地说:“为什么你自己做不到就去抨击他人,就要将自己的失败加诸后辈身上?虽然我没有成为一位老师,但在模特儿及演出的领域中,我仍然希望成为有点影响力的人,可以带给后辈多人点信心。”梁仲恒这时突然反思起自己的处世方式,提出自省及对自己的敦促:“最近我面对一些事业路途上的抉择,忽然发现到,原来我一开始也会想,如果我决定选择A,身边的人会点睇我;选择B,佢地又会点睇我,过了很久才发现这是一个圈套,才懂得去问自己到底想走哪一条路。在关键时刻,总想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想这样做,都几病态。”他能够指出青年受外界影响太深的现象,却发现原来自己亦身处其中。两者之间的角力永远存在,不过,他亦希望未来自己能多顾及自己的意愿,在舞台上、萤幕前展现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