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T教室‧2】选对哑铃 练对组数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超级马拉松及体适能教练黄浩辉早前为“跑手接龙”举办一场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教室,让跑友透过不同的高强度训练刺激身体。除了运用自身体重,我们亦可使用各种器材,黄浩辉一连4周为我们示范,今周先用最常见的哑铃。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哑铃?

如何选择哑铃?

“一般而言,把哑铃连续举20次时感到力竭,便是合适的重量。”黄浩辉给大家选择哑铃的准则,但他强调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和训练目标不同,都会影响所需哑铃重量,所以“不能一本通书睇到老”。例如,想提升肌肉爆发力,便用较重的哑铃,每组动作次数较少和休息时间较长;提升肌肉耐力则用较轻的哑铃,每组动作次数较多和休息时间较短。

(注:以下4个动作,每个做16次,完成4个动作为1组。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1分钟)

第一式:平板支撑转头(Plank Rotation)

锻炼部位:上背、腹部、身体协调

做法:双手各握一个哑铃,做平板式,肩、腰、臀、膝和脚踭成一直线。右手支撑身体,左手往外画一个半圆形,直至向上伸直,身体打侧看成为一个“T”字,然后左手呈半圆形“画”回到原点,转右手做。

注意:双手握着哑铃,身体较难平衡,手往外画半圆形时更甚。如身体未能协调,可先放哑铃在双手旁边,手向上外画时才握着哑铃。

第二式:桥卧撑(Bridging)

锻炼部位:下背、腘绳肌(大腿后肌)

做法:平躺地上,屈膝约90度;双手合持一个哑铃,置于盘骨上方,臀部贴地。收紧臀大肌、腘绳肌(大腿后肌)和腰背,发力擡起髋部,收紧肌肉,维持姿势10秒。

注意:擡髋时,肩、腰背、臀大肌和腘绳肌成一直线。

第三式:侧下蹲(Lateral Side Lunges)

锻炼部位:臀大肌、腘绳肌(大腿后肌)、身体协调

做法:站立,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垂直双手,双手各握一个哑铃。右脚往右踏出约1米,屈膝,脚尖向右指大约45度,重心置于右脚踭;然后返回中间,再向左踏。

注意:哑铃贴近身体,让重量留在中央位置。屈膝时,膝盖不要过脚尖。

常见错误:

Kylica屈膝低于90度。(李孙彤摄)

第四式:哑铃上举(Thruster)

锻炼部位:臀大肌、腘绳肌、肩膊

做法:双手各持一个哑铃,蹲下,把哑铃置在肩膊上,手踭指向前,勿往外伸。臀大肌和大腿发力,站起,双手贴在耳旁向上伸直;伸到最高点后,双手贴着耳边回到肩膀,再蹲下,然后重复再做。

注意:臀大肌是主要发力点,要感受到肌肉正在施力。双脚距离与肩同宽,让臀部有足够空间提供力量。

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