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M教室】12月2章 弓步应踏前或踏后? 小改变大改善
“M教室”以完整的马拉松训练计划为主轴,12月的体能训练,请来邓洢玲为我们示范,今篇两个动作都与跑步息息相关。“M教室”由Coach Maverick撰写,每月分别以训练周期讲解、体能训练、专家分享为主题。今篇文章的顾问是运动医学博士梁兆伟(Dr. Anfernee Leung)。顾问:梁兆伟动作示范:邓洢玲摄影:卢翊铭场地提供:Energear Fitness
在上一篇M教室,我们提到踏入“比赛前期”,体能训练继续针对专项运动需要。在11月2章,我们撰写过锻炼呼吸肌肉的体能动作,它有助改进与长跑息息相关的摄氧能力,也推介过锻炼到多种腿部肌肉、身体协调和平衡力等的换脚体能动作。
今篇有2个针对跑步需要的体能动作,第一个既能锻炼大腿肌肉外,也改善身体协调和跑姿。第二个是后弓步,我们会比较前弓步和后弓步。
相关文章:
【马拉松.M教室】11月2章 针对跑步特质 锻炼呼吸肌肉的体能
【马拉松.M教室】12月1章:踏入“比赛前期” 拆解4大训练方法
1)针对擡腿和跑姿的体能动作
跑步要擡腿,多用大腿和臀部肌肉,就能减轻小腿负担。此外,“速度等于步幅乘步距”,擡腿擡得高,步距会自然提升,有利提高配速。这个体能动作目的是加强大腿和臀部肌肉,协助跑手持久地延长步距,并训练手脚协调。
起始动作:先擡起左脚,大腿与地面成水平,屈膝90度;右手呈跑步摆手状,摆在身体前方(图1)。
开始动作:左脚踏地,变成两脚都在地上(图2);注意左脚往下踏时要同时摆手,原先在前的右手往后,左手向前;当双脚都踏地,肢体动作变成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图2)。这算完成一次动作,然后再擡起左脚及摆手,回到起始动作(图3),就可以做第2次。
建议锻炼次数:先锻炼左脚(如图示范),第一组10次、第二组40次、第三组30次、第四组20次,共100次。练完左脚换边再做,组数和次数相同。
注意事项: 不要同边手脚,即是擡起左脚兼左手摆前。每人柔韧度不同,所以擡腿时筋腱感到拉扯,不用勉强擡至水平,摆手幅度同一道理。
2)比较前弓步和后弓步
大部分跑手对前弓步都不陌生,这动作能锻炼臀部、大腿和小腿肌肉,但有注意之处。例如,我们把脚踏前会形成冲击力,前脚膝盖首当其冲。为减轻膝盖负担,我们要修正动作,避免身体左摇右摆,或者冲得太前令膝盖承受更多压力。如果左右脚交替地做,就更要注意协调。
后弓步的锻炼部位相近,好处是膝盖承受的压力较低。如果左右脚交替地做,较容易做得顺畅并推快节奏。其实跑步本是左右脚交替地屈伸,转换愈快,步频愈高,后弓步就是相应训练。
起始动作:若未熟习后弓步,可面向墙或将障碍物置于前方,防止做错成前弓步。两手叉腰,两脚平排站立。
开始动作:左脚向后伸,伸至小腿与地面大致成水平。右脚往下压,屈膝成大约90度,之后回到原位,然后换边再做,两脚动作交替就像跑步。
建议锻炼次数:两脚交替做后弓步,第一组每边脚各做5次、第二组各做20次、第三组各做15次、第四组各做10次,总共100次。
承接“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