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二・93】两栖跑手.高风险高回报 再选仍是边读边跑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跑手接龙”用接龙方式连结跑手,先是连结受访者,继而组队参赛、成立跑步群组,再办跑步活动。每名“跑手接龙”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品德跑手”王春荣留给“两栖跑手”周汉聂的话是:“继续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看到同学成绩优异或自己在跑步上进入低潮,我都会问自己应否专注一项,不要又跑步又读书。但想深一层,安稳和高风险搏高回报,我总择后者,所以再选一次,我都会选择两栖,成为一名懂跑步的知识分子。

读书生活要面对大量数据,学得快,消化得多。(周汉聂提供)
中学时期一脸稚气,5年过去,周汉聂是最有机会冲击香港马拉松纪录的跑手之一。(周汉聂提供)

有时候跑步和读书互相限制,的确有所牺牲。中学时期,我已习惯早上5时起床慢跑,午饭时间再慢跑,星期二和五晚跟随王春荣教练冲圈。花了精力练跑,读书时间就少了 、容易疲倦和渴睡,但凡事有两面,长跑和读书都可相辅相成。例如实验证明,老鼠持续探索不同地方,令海马体变大增加记忆力,亦有研究指出的士司机的海马体较大,而海马体变大有利记忆力,所以经常探索新路段的长跑选手记忆力会较好,对读书自然有帮助。

跑步路上,一定要感激恩师王春荣教练。(周汉聂提供)

我在中文大学攻读心理学,课程需要读许多文献、而且要读得快、背得到,再加以分析消化,所以记忆力对我很重要。读书有助跑步,源于我读得快和懂寻找文献,所以吸收到避免伤患、营养补给和运动科学知识,以上种种都是两栖带给我的优势。

知识令我知道,处理伤患要快,就算更痛,也要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周汉聂提供)

谈谈近况,我与王春荣教练商讨后,决定跟随日本教练村尾慎悦学习。村尾教练很著重细节,先要我提交近5年的每场比赛成绩才开始集训。每朝6时,我由中文大学慢跑到香港体育学院,每课约35分钟,暂时不用跑,只需绕栏。

在寂静晨曦中,我喜爱鸟儿吱吱、汗水滴滴和撞栏当当,我喜欢这份宁静,只因划破它的多是村尾教练的指正“Don’t lift your support leg”、 “Catch the ground”、“ Too soft ”等。 我的专注是以他保持沉默为目标。

跑步是一个三角形,三个角是肌力、心肺功能和技术,跟随王春荣教练多年,肌力和心肺功能已大有所进, 但自己一直较少注意技术,使三角型失衡。今次有村尾教练1对1指导,每一个动作都执得细致,集中提升技术,使失衡的三角型得到改善。 我希望能和“真男人”张嘉哲一样,透过改进技术突破樽颈位。

有时纵使如何努力,比赛成绩都会未如预期。(周汉聂提供)
训练要专心,想自拍就只能偷偷摸摸地做,否则教练发现,少不了挨骂。(周汉聂提供)

跟随村尾教练不足三周,我就要小试牛刀了。大家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该身在芬兰准备比赛。连月因自己编排训练失当和受伤患困扰,实在不安心。但即使陷入低潮,我都不会停步,继续5点起床,训练尽力做到最好。

在我跑步人生中,能否跑奥运,甚至只是打破香港马拉松纪录,仍是未知数。但我相信跑步本身就是我荣耀神的方式,所以将来升读硕士或出来工作,我仍会继续向目标进发,向著标竿直跑。

周汉聂本年香港马拉松一鸣惊人,创出本地选手历来最快时间。来年赛事固然是焦点,但跑界正在留意他能否打破香港纪录。(资料图片/高诗琦摄)
周汉聂在本年香港马拉松创下佳绩。(01齐跑相片服务)

01跑手Maverick Facebook专页 : 卖文说跑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