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二・63】铁魂跑手・培训精英 由根基做起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跑手接龙”用接龙方式连结跑手,先是连结受访者,继而组队参赛、成立跑步群组,再办跑步活动。
每名“跑手接龙”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上期“退役跑手”张庭欣留给“铁魂跑手”温树华的话是:“温sir将于本月底离任香港三项铁人代表队教练一职, 祝你日后再创高峰,前程锦绣!”

1982年的夏天,哥哥带我到城门水塘跑步,自此与运动结缘,不经不觉,我以此为事业20载。

2017年全运会。(受访者提供)

三项铁人于1984年引入香港,翌年我成为第一届小铁人冠军;往后多年代表香港出赛,直到1997年退役,转任全职教练。担任香港三项铁人代表队教练多年,留意到学生要有好成绩,不单要自身做得好,更要家庭配合。

在香港当运动员绝非易事,要跻身香港代表,道路更崎岖。“投入”是当中重要一环,不投入时间,很难进步。要做到这点,最佳方法是家人支持和培养。例如父母替小孩报名合适的比赛以提升满足感、小孩疲劳时不要说负面的话、学业成绩退步不应暂停课外活动等,只因正能量对香港小孩很重要。

在全运会轻松一下。(受访者提供)

我与亲子跑手Karen育有两子,大仔Bobby(温泽林)读6年班,我们把运动纳入他的日常生活,而且放在重要位置。当然,孩子要上学和做好功课,但未完成作业,我们仍会让他去练习。我会跟他说:“跑后回家再做吧,大人都是一样,未完工作就晚上继续做,间中少睡一点,很常见。”我渐渐发现这方法令他更珍惜时间,小息时也抽空做功课。运动员特质是懂得坚持,我在Bobby身上也感受到。

除了坚持,三项铁人运动员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会较高。只因自小接触不同种类的人和不同种类的规则,而且要亲手把装备准备好,要是没带泳裤就不能游泳。就算有人帮忙收拾,小孩才是最终的负责人,自然比一般孩子早熟。

温树华(右)和Bobby(中)参加一英里,夺得家庭组冠军。(受访者提供)

一项运动要精英化,先要有足够的参与人口,而且对该项运动有正确认识和态度。很多铁人家庭由子女开始,带动父母参与。有人问我,如何让子女勤于锻炼?我会答:“不要让孩子觉得是苦差,他们爱上就不怕艰辛。”Bobby也觉得去练习是去玩,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2017香港马拉松,Karen(右)夺得分组女子冠军,温树华(左)夺得分组男子亚军。(受访者提供)

临近香港马拉松,记者问我三项铁人为什么会在10公里赛屡获殊荣。我估计我们有游水作为交叉训练,而且训练时数多,所以全身肌肉也练好。毕竟跑到最后两、三公里,大家都死去活来,上肢肌力就在这时候发挥关键作用。

担任教练多年,我仍会做好身教,在课前课后锻炼身体,维持状态和参加比赛。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